老杏芳菲歇,秃立虚堂襟。
有怀不能语,因风时作吟。
百昌答青韶,竞此荏苒阴。
亦开四五花,讵期觞管寻。
佳人立树旁,不忍摘而簪。
脉脉惟自领,孰识其中心。
老杏芳菲歇,秃立虚堂襟。
有怀不能语,因风时作吟。
百昌答青韶,竞此荏苒阴。
亦开四五花,讵期觞管寻。
佳人立树旁,不忍摘而簪。
脉脉惟自领,孰识其中心。
这首诗描绘了老杏在春日的凋零与静谧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首句“老杏芳菲歇”,点明了杏花已过盛期,步入凋零阶段,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秃立虚堂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老杏枝头仅剩几朵残花,孤零零地矗立在空旷的厅堂前,给人一种孤独与寂寥之感。
“有怀不能语,因风时作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无法言表,只能借由轻风吟唱来抒发情感。这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或许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许是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慨。
“百昌答青韶,竞此荏苒阴”运用拟人手法,将万物生长的活力比作对春天的回应,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流逝。这里“荏苒阴”既指时间的短暂,也暗含了季节更替的意味。
“亦开四五花,讵期觞管寻”则以老杏仅开四五朵花,暗示了春天的短暂与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佳人立树旁,不忍摘而簪。脉脉惟自领,孰识其中心”描绘了一位佳人在树旁驻足,面对着残花,不忍采摘,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佳人的内心活动留给读者无限遐想,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之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