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江山涕泪成,廿年浮玉旧题名。
故山好在今难讯,奈此江流日夜声。
满眼江山涕泪成,廿年浮玉旧题名。
故山好在今难讯,奈此江流日夜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的《为袁觉生题潘莲巢焦山图》。诗中充满了对故人、故地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满眼江山涕泪成”,描绘了诗人面对眼前壮丽的江山时,不禁涌出泪水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次句“廿年浮玉旧题名”,提到了二十年前在浮玉山上留下的名字,暗示了诗人与浮玉山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这里不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更象征着一段珍贵的记忆和经历。
第三句“故山好在今难讯”,表达了诗人虽然心中怀念那座“故山”,但如今却难以寻觅其踪迹。这句话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无法回到过去、找回往日情谊的遗憾。
最后一句“奈此江流日夜声”,以江水日夜不息的流淌之声,象征时间的永恒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现实与未来的深沉思考。
明轩快目。正雨过湘溪,秋来泽国。
波面鉴开,山光淀拂,竹声摇寒玉。鸥鹭戏晚日。
芰荷动,香红蓛。千古兴亡意,凄凉飏舟,望迷南北。
髣髴。烟笼雾簇。认何处、当年绣毂。
沈香花萼事,萧然伤感,宫殿三十六。
忍听向晚菱歌,依稀犹似新番曲。
试与问、如今新蒲细柳,为谁摇绿。
文笔超然自不群,胸中韬略未全陈。
讵应远致岭南士,会见来清塞北尘。
桂海接天聊纵目,火云堆露正关身。
元戎在昔同科彦,一鹗飞书上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