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参军张兼素挽诗三首·其二》
《参军张兼素挽诗三首·其二》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曾接诸贤坐几庵,方斋醇美众交谈。

三年报政涪兼宿,两府参军北又南。

故里盖棺君莫憾,他乡闻讣我何堪。

庐陵忠节诸贤庙,更置罗张亦不惭。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参军张兼素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首句“曾接诸贤坐几庵”描绘了张兼素在任期间,与诸多贤士共聚一堂的情景,展现了其广结善缘、深受尊敬的一面。接着,“方斋醇美众交谈”进一步强调了张兼素在社交场合中的风度与魅力,使得众人交谈时氛围和谐而充满雅趣。

“三年报政涪兼宿,两府参军北又南”两句则通过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展现了张兼素为官期间的勤勉与奔波,以及他对不同地区政务的贡献。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也暗示了他可能因公事频繁调动,四处奔波的辛劳。

“故里盖棺君莫憾,他乡闻讣我何堪”表达了对张兼素去世的哀痛之情。这两句以对比的方式,一方面安慰故里的亲人不必遗憾,另一方面则是诗人自己听到噩耗后的难以承受之痛,凸显了友情的深厚与哀悼的深切。

最后,“庐陵忠节诸贤庙,更置罗张亦不惭”则寄托了对张兼素忠诚节操的赞美与追忆。这句话不仅赞扬了张兼素的品德,还暗示了他与其他忠贞之士并列于庐陵忠节庙中,得到了后人的纪念与敬仰,这种荣誉感是对张兼素一生贡献的最高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张兼素生平事迹的回顾,既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与成就,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挽诗佳作。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九日寄丁明府

病里登高意,村边社树苍。

有欢开酒禁,无力控诗狂。

老鬓花簪丑,秋襟水照凉。

如何丁明府,不肯共重阳。

(0)

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其三

西山对面说河图,远志谁将小草呼。

今古圣贤不同调,各留一影落堪舆。

(0)

忆衡山呈世卿·其二

今日山斋拥白绵,幽怀抱膝又经年。

湘中忆我无归路,更住衡山几日船。

(0)

题瑞鹊巷

瑞鹊多年我眼中,笑烹牛鼎夜灯同。

如今柏府开诗卷,还对樽前两病翁。

(0)

梅下杂诗·其一

虚名每被诗家卖,素艳常遭俗眼媸。

闻向人间非得计,移根天上白龙池。

(0)

书易隐求铭旌后感而有作·其二

山林交分晚相投,诗在寒江紫菊舟。

君去落英还对我,独吟春雨看江流。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