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蒙称果勇,握足谕归旋。
光挂天边月,寒凝涧底泉。
占祥刺史后,拜赐冠军前。
不假泰阿柄,垂衣靖九边。
断蒙称果勇,握足谕归旋。
光挂天边月,寒凝涧底泉。
占祥刺史后,拜赐冠军前。
不假泰阿柄,垂衣靖九边。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系列中的一首,主题为“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刀”这一兵器的独特见解与情感寄托。
首句“断蒙称果勇,握足谕归旋”,以“断蒙”形容刀锋锐利,暗示其果敢勇猛的特点;“握足谕归旋”则通过动作描绘,形象地表现了持刀者在战斗中的灵活与迅速,以及战后的归隐之意。
接下来,“光挂天边月,寒凝涧底泉”,将刀的光芒比作挂在天边的明月,既显其明亮耀眼,又暗含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之感;而“寒凝涧底泉”则通过“寒”字,赋予刀以冷峻与肃杀的气息,同时“涧底泉”这一自然景象,也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占祥刺史后,拜赐冠军前”,这里“占祥”可能是指预示吉祥的征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刀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肯定;“刺史”与“冠军”分别代表地方官与军事将领,暗示刀在不同社会角色手中都能发挥关键作用。
最后,“不假泰阿柄,垂衣靖九边”,“泰阿柄”是古代传说中的宝剑,此处借指刀,强调刀自身即具有强大的力量,无需借助其他外力就能维护边疆的安宁。“垂衣”则是一种比喻,形容刀的威力能像帝王的服饰一样,覆盖整个边疆,展现出其无上的权威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刀”的多角度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武器的实用价值,更蕴含了对力量、勇气、智慧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晨征念王事,驽驾烦屡叱。
既陟崔嵬高,稍辞丛薄密。
乌牛沾宿露,白鸟明初日。
清川舴艋迟,绿岸浮图出。
缅怀秣陵游,曾缀秦淮繂。
曳舄白下门,供香金粟室。
得闻四句偈,如奉三尺律。
损益非所知,婚嫁行且毕。
庶几追老庞,薄暮徼万一。
誓将迁枳根,待变江南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