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图》
《采桑图》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茜裙青袂谁家女,结伴墙东采桑去。

采桑日暮怕归迟,室中箔寒蚕苦饥。

只愁墙下桑叶稀,不知墙头花乱飞。

一春辛苦只自知,百年能着几罗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桑图景。诗中的“茜裙青袂谁家女”,以鲜艳的色彩和朴素的装扮,勾勒出一群少女的群像,她们身着红裙绿衣,结伴前往墙东的桑园采摘桑叶。这种场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展现出古代女子勤劳的一面。

接着,“采桑日暮怕归迟,室中箔寒蚕苦饥”两句,细腻地描绘了采桑女们在日暮时分仍不愿离去的情景。她们担心回家太晚,担心家中养蚕的幼虫因缺乏食物而受苦。这不仅体现了她们对家庭的责任感,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只愁墙下桑叶稀,不知墙头花乱飞”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动态美。随着采桑女们的辛勤劳动,墙下的桑叶可能变得稀疏,而墙头的花朵却在春风中自由绽放,随风飘舞。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后,“一春辛苦只自知,百年能着几罗衣”表达了对劳作的深刻理解。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只有自己最清楚其中的艰辛。而从长远的角度看,即便一生劳作,又能织出多少件衣物呢?这句话蕴含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既有对劳动者的赞美,也有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思,是一幅富有情感和哲理的画卷。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率饮亭二十绝·其十五

有酒或无客,有客或无酒。

何时此亭中,客酒两常有。

(0)

哭孟丙·其五

偶作吾儿真梦寐,暂来人世误娄罗。

虽然修短由天命,致汝无辜我罪多。

(0)

望天台赤城山感而有作

神仙境界无战争,奚用漆此巍巍城。

吾闻秦皇昔多欲,富贵已极贪长生。

蓬莱方丈欲亲到,车辙马迹无时停。

万骑南巡适吴越,天台咫尺行将登。

仙山不容肉眼见,天为设险藏神灵。

山中采药使未返,鲍鱼向已沙丘腥。

秦为防胡筑紫塞,连年不恤生灵害。

天亦防秦甚防胡,赤城高峙烟霞外。

神仙要非求可得,祖龙可笑徒劳役。

当时刘阮本无心,花笑水迎山自辟。

我向丹丘数往来,群仙杖舄未容陪。

挥毫欲续孙公赋,愧无掷地金声才。

目极苍崖千万丈,世无仙骨那能上。

直须内外两丹成,驾鹤骖鸾如指掌。

(0)

过雁山

清秋天气过山中,征雁行人路不同。

从此又劳千里翼,传书来往浙西东。

(0)

待明守杨少卿致语口号

鄮城郁郁蔼祥烟,何幸分符得大贤。

散利士知廉律己,救荒民仰食为天。

仁风行见周千里,雅俗俱欣受一廛。

正恐最闻须召入,介眉今日且樽前。

(0)

牡丹花二首·其二

鹤林阆苑两萧瑟,付与大千沙劫灰。

尺五城南花溅泪,诗成看镜觉摧颓。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