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醪有何好,所贵资清欢。
如何毕阮辈,头没杯案间。
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
儿曹见之笑,谓我狂且颠。
政应坐自失,说梦痴人前。
一酌忧已亡,再酌当陶然。
此意但自得,此理讵可言。
万古一渊明,何由与之论。
浊醪有何好,所贵资清欢。
如何毕阮辈,头没杯案间。
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
儿曹见之笑,谓我狂且颠。
政应坐自失,说梦痴人前。
一酌忧已亡,再酌当陶然。
此意但自得,此理讵可言。
万古一渊明,何由与之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的《饮酒三首(其三)》。诗中以饮酒为题,抒发了诗人对饮酒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首句“浊醪有何好,所贵资清欢”,诗人提出疑问,普通的酒有什么好呢?他看重的是饮酒带来的清雅之乐。接着,“如何毕阮辈,头没杯案间”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那些沉迷于酒色的人的讽刺,他们将自己淹没在酒杯和宴席之中,失去了自我。
接下来,“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两句,诗人自述,他只是浅尝辄止,并非沉溺其中,却也写下了关于饮酒的文章。这反映了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既不排斥也不推崇,而是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儿曹见之笑,谓我狂且颠”一句,诗人描绘了家人或朋友对他的行为的不解和嘲笑,认为他过于放纵或疯狂。面对质疑,诗人回应道:“政应坐自失,说梦痴人前。”意思是,那些批评他的人,或许正是自己迷失在世俗观念中的“痴人”。
“一酌忧已亡,再酌当陶然”两句,诗人通过饮酒后的感受,表达了饮酒能暂时忘却烦恼,带来愉悦的心情。他认为,饮酒的乐趣在于个人的内心体验,而非外界的评价。
“此意但自得,此理讵可言”强调了饮酒的快乐是一种主观的感受,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最后,“万古一渊明,何由与之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为有些道理和情感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难以用言语完全阐述清楚。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与外界评价之间关系的探讨。
春色三分,怎禁得、几番风力。
又早见、亭台绿水,柳摇金色。
满眼春愁无著处,知心惟有幽禽识。
望青山、目断夕阳边,孤云隔。琴酒我,成三一。
湖外舫,山头屐。且莫教春去,乱红堆积。
记得年时陪宴赏,重门深处桃花碧。
待修书、欲寄楚天遥,无行客。
何年铸铜柱,请为问伏波。
蓟子去不远,金狄谁再摩。
世变落莽渺,吾意成蹉跎。
盗蹠饫肝脍,孔圣厄弦歌。
祸福吾欲问,当世无史鮀。
问天天匪高,祇恐民听讹。
形骸天委质,性命天委和。
吾固闻诸天,如何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