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夜起梅花底,身载梅花渡江水。
四天寻遍不相闻,遥认寒灯九万里。
柔肠牵引不禁愁,暗有铜仙涕泪流。
多情赖得徒相忆,若便相逢尽白头。
美人夜起梅花底,身载梅花渡江水。
四天寻遍不相闻,遥认寒灯九万里。
柔肠牵引不禁愁,暗有铜仙涕泪流。
多情赖得徒相忆,若便相逢尽白头。
这首《寄远》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美人夜起梅花底”,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梅花盛开之处醒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接着,“身载梅花渡江水”一句,将女子与梅花一同渡过江水的场景展现出来,寓意着她内心的孤独与漂泊之感。随后,“四天寻遍不相闻”表达了女子四处寻找却未找到心上人的失落与无奈。“遥认寒灯九万里”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距离与思念的遥远与沉重。
“柔肠牵引不禁愁”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情感状态——愁绪难解,情感如同柔软的丝线被牵动,无法自拔。接下来,“暗有铜仙涕泪流”运用典故,借铜仙(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流泪来比喻女子内心的痛苦与哀伤。最后,“多情赖得徒相忆,若便相逢尽白头”两句,表达了即使相思成疾,但若能重逢,只怕已是两鬓斑白,年华已逝,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恋人的深深思念与复杂情感,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秋阳杲杲溪流竭,井上辘轳声不绝。
银河斜转玉绳低,心苦惟忧稻田裂。
边雁南来人未归,蛾眉颦蹙筋力微。
绕床百丈哀音动,树搅西风梧叶飞。
蟋蟀悲吟肠欲断,蒹葭露白秋将半。
田家祗望晚禾登,奈何今岁逢秋旱。
君不见早晚班师舞干羽,皇天应降洗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