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朱永隆吴大宜求》
《题画朱永隆吴大宜求》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两眼堪盲病老穷,横云当面唾青松。

大风可怪悲歌甫,卷我山茅屋几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首句“两眼堪盲病老穷”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老者的形象,他双目已近失明,饱受疾病与贫穷的折磨,隐含着岁月无情、人生艰辛的主题。接下来,“横云当面唾青松”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老者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屈,即使面对如青松般坚挺的自然之物,也敢于吐露心中的不平与愤慨,体现了其内心的刚强与反抗精神。

“大风可怪悲歌甫”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大风象征着外界的不可预测和挑战,而“悲歌甫”则是老者面对困境时的抒发,通过歌唱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他虽身处逆境,但并未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与抗争的决心。最后,“卷我山茅屋几重”以形象的画面收尾,描绘了大风卷起山中茅草屋的情景,既是对前文自然力量的呼应,也是对老者生活状态的具象化展现,暗示了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脆弱,以及面对逆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者的形象和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态度,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勇于抗争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苦难与挑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塞上即目俚言十首·其八

油麦与盐荠,富室供匕箸。

六月菜园开,相邀踏青去。

(0)

思归

隋珠和璞嗟无识,鸡肋蝇头笑不恒。

枉负春秋饶胜日,最难风雨饯良朋。

故园松菊怀元亮,乡味莼鲈羡季鹰。

得计买山甘小隐,如城书拥酒如渑。

(0)

挽宣化李烈女

宣城有女堪励俗,生长闺中严自束。

针线惟勤继晷灯,陌阡不涉寻春足。

守贞待字怜里争,交口相称遍亲属。

前村鼓乐庆秋登,父母偕行俾处独。

习惯徒知往赛神,疏防倏已来戎伏。

空庭长日阒无人,啖者视为几上肉。

乘卢淩弱横相干,兽心乃在常佣仆。

仓猝奚奔号莫应,此身可死不可辱。

恨漫碧落气烛虹,爪裂奸容奸手毒。

石点纷纷星雨飞,血洒桃花躯洁玉。

身躯玉洁志冰清,二九春光逝水轻,纲常巾帼千秋名。

(0)

乙丑仲夏,挈眷归江城,寄居毗巷,重九后迁归老宅因写东篱图以纪事七首·其七

九秋即景挂山堂,聊助空洞四壁荒。

补破修残粗毕事,亲朋相慰历沧桑。

(0)

哭仰菶斋先生七首·其七

望云挥泪九回肠,何日灵幡返故乡。

俚句七章遥叩奠,不胜叹恨是沧桑。

(0)

家藏书画乱后云散

吾家蓄真迹,至宝千百计。

藉作烟云观,自娱期勿替。

谁料风尘生,角声遍吴地。

食肉鄙者多,吾侪孰为庇。

因念悬堂轴,性命倚难弃。

旁人为我谋,捆载速远递。

家庄有凤凰,强半与藏置。

一夕忽通神,迥作流水逝。

神物难久常,久常自生弊。

素书绝嗜欲,谓所以除累。

盛乃衰之源,春芳秋自悴。

熊祥宝玉杯,转转牢狱繫。

娄东翠华居,翰墨曾为厉。

何况值乱世,长物非所利。

早愿奏凯歌,故剑得合契。

早愿归故乡,旧物得更睨。

人获与我获,取舍听其意。

作歌聊自解,无用生怨怼。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