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
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酒无。
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
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酒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所作,名为《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其一)》。诗中通过对琴、酒、风月等意象的运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感叹身世的复杂情感。
首句“琴酒曾将风月须”,表达了诗人以琴声和美酒来消遣时光,以寄托自己的寂寞与无奈。琴代表着文化和艺术,酒则是放纵感情的一种方式,而风月则是自然界的意象,这里统称为“须”,意味着诗人对这些事物有所依赖。
接下来的“谢公名迹满江湖”一句,则是在提到谢安(谢公),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文学爱好者。这里的“名迹满江湖”,暗示着谢安的声望和影响力遍及各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诗人自己的不被世人所知。
第三句“不知贵拥旌旗后”中,“不知”表达了诗人的不解与无奈,而“贵拥旌旗后”则是指官职高贵的人身居要位,他们或许不会理解诗人这种边缘化的处境。
最后一句“犹暇怜诗爱酒无”,在这里,“犹暇”意味着仍有闲暇之时,而“怜诗爱酒”则表达了诗人对诗词和美酒的喜爱,这是他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末尾的“无”字,增添了一份感叹与无奈,似乎在说尽管如此,他依旧无法摆脱现实中的困境。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情感流露,展现了他对才华与命运的深刻感悟。
手囊故乡建溪荈,趿屩步走空山巅。
长生木瓢接地脉,蟹眼开遍岩头泉。
迩来欢伯不投分,佛法日结鸡苏缘。
清风两腋作跏跣,睥睨大块吾其仙。
山中筼筜各十丈,一一高扫朱霞天。
竹边双径夹剪雾,斜日尽化珊瑚烟。
低头西望见大海,火云叠叠龙挂涎。
迤东去番不十里,松栎未斧巢羲前。
林峦重复闷毒瘴,时有快鹘来联翩。
吁嗟此地天所秘,盘古不敢矜斡旋。
草鸡英雄起明季,手擘地肺天无权。
人心绚烂凿灵窍,混沌一死三百年。
生番犹抱太古朴,机械不到先天先。
只愁桔槔易抱瓮,从此海气皆腥膻。
起瀹杯茗祝苍宰,古造面目休雕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