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三日无日晴,西风吹雨天冥冥。
草虫切切语床下,庭树叶叶生秋声。
千忧尽付杯中物,一醉岂容身后名。
澹烟薄暮慈湖路,疑是山阴道上行。
我来三日无日晴,西风吹雨天冥冥。
草虫切切语床下,庭树叶叶生秋声。
千忧尽付杯中物,一醉岂容身后名。
澹烟薄暮慈湖路,疑是山阴道上行。
这首元代张仲深的《慈湖阻雨》描绘了诗人滞留慈湖时的阴雨天气和内心感受。首句“我来三日无日晴”表达了诗人连续多日阴雨连绵的困扰,渲染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接着,“西风吹雨天冥冥”进一步强化了雨势之大和天空的昏暗。
“草虫切切语床下,庭树叶叶生秋声”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将自然界的细微声音与人的孤独情绪相结合,草虫的鸣叫和落叶的沙沙声仿佛在低语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绪。
“千忧尽付杯中物,一醉岂容身后名”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将满腔忧虑寄托于酒,试图借酒浇愁,不愿让身后虚名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最后一句“澹烟薄暮慈湖路,疑是山阴道上行”,以景结情,诗人望着黄昏时分慈湖上的淡烟,联想到古人赞美之路——山阴道,意在表达即使身处困境,仍怀有一丝希望和对美好意境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元代文人面对生活挫折时的无奈与超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人生苦乖违,无论兄及弟。
当此严风晨,胡然生远思。
輶车送城闉,执手叹迢递。
借问叹者谁,齐国有二士。
一士良易知,易知获难弃。
譬彼双灵鸟,奇毛各有异。
一飞耀天衢,一养凌霄翅。
会短苦别长,何由判衣袂。
噭噭鸿雁音,聆之不能睇。
我为语阿伯,神物终当媲。
愿仲奋来仪,双鸣无终离。
郢人夸白雪,后世珍其声。本非清庙?,徒为巴国倾。
不闻神人畅,肃雍奏唐庭。
一鼓百兽舞,再鼓凤鸟鸣。
洋洋三鼓乱,天地咸清宁。
嗤彼惠施台,胡然悦晋平。
暴风堕廊瓦,三年宜惊奔。
谁能为此曲,钦哉古放勋。
黄姑湾头黄梅雨,复岸重冈映村坞。
布帆遥为故人开,一片离心寄江浒。
金陵悠悠隔烟树,故人指日金陵去。
男儿会当有知己,三十成名未云暮。
桃叶渡头小桨迎,鸡笼山下蹇蹄轻。
胜事因风向予说,旧游何处不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