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画里。东去水。北归人。关山到处愁痕。
剩乱鸦枯树,送残日孤云。
风前驻马,变徵有声,谁唱惜余春。
浮生百年如过客,忘忧几度微醺。
已素秋天气,况烟霭纷纷。
寥空望眼未展,往迹历劫休论。
暮景,画里。东去水。北归人。关山到处愁痕。
剩乱鸦枯树,送残日孤云。
风前驻马,变徵有声,谁唱惜余春。
浮生百年如过客,忘忧几度微醺。
已素秋天气,况烟霭纷纷。
寥空望眼未展,往迹历劫休论。
这首《临江仙引》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沉的画面。词中以“暮景”开篇,渲染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沧桑的氛围。接着,“画里”二字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中的画面相连,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
“东去水”与“北归人”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自然界的流动,后者则是人的行迹,两者都暗示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漂泊不定。接下来的“关山到处愁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离愁别绪与更广阔的空间联系起来,使得情感更为深远。
“剩乱鸦枯树,送残日孤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意境。乱鸦、枯树、残日、孤云,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孤独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风前驻马,变徵有声,谁唱惜余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在风中停留的马匹,似乎在倾听那哀怨的变徵之音,这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词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浮生百年如过客,忘忧几度微醺”两句,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以及在世间的种种烦恼与忧愁。词人在此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匆匆过客,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宝贵。同时,“忘忧几度微醺”则暗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有时会借助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生命、时间、离愁别绪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它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美感,也富含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