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示妹婿袁久堂三章·其二》
《感示妹婿袁久堂三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太息云山宽,不放我心窄。

风雨虽得遮,鶢鶋在人宅。

俗议久见轻,讳贫亦何益?

须知鄙野中,原无荣贵客。

与君生有为,愿在势相格。

饱煖亦细谋,乃供匹夫役。

在目多好枝,大半受狼藉。

每听铩羽鹃,吞烟泣凄魄。

退步作镜观,差足慰肝膈。

幸妥长夜眠,已为十全策。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反思。开篇“太息云山宽,不放我心窄”以感叹的语气,对比了外界的广阔与内心的狭窄,暗示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冲突。接着,“风雨虽得遮,鶢鶋在人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与挑战,以及这些挑战可能带来的影响。

“俗议久见轻,讳贫亦何益?”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舆论和个体价值观念的批判,指出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精神价值的虚伪性。接下来的“须知鄙野中,原无荣贵客”,进一步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荣誉与地位,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与道德品质。

“与君生有为,愿在势相格”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与公正的渴望,希望与朋友共同对抗不公,追求正义。然而,“饱煖亦细谋,乃供匹夫役”则揭示了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也需警惕被世俗所役使,失去了自我价值和尊严。

“在目多好枝,大半受狼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往往遭受破坏或遗忘的现实。最后,“每听铩羽鹃,吞烟泣凄魄”借鸟儿的悲鸣,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悲剧的深切同情。“退步作镜观,差足慰肝膈”鼓励人们从退一步的角度审视问题,找到心灵的慰藉。“幸妥长夜眠,已为十全策”则是对如何面对困境、寻求内心平静的思考,暗示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策略。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夜宿京口银山门钱家楼旅店题壁

萧然琴剑走天涯,王粲登楼暗自嗟。

烽火旧痕馀瓦砾,村庄生计复桑麻。

风寒水弱潮无信,木落山空暮有鸦。

不为离乡情绪恶,频搔短鬓感年华。

(0)

春感八首·其二

武昌起义逼天高,地势中央立脚牢。

薄海景从非易易,果然一白竖旌旄。

(0)

六十诞辰,戚友咸劝称觞,余以值此世变,何敢再受亲友庆祝,作述怀诗八首以见志·其六

依样葫芦最入时,不谐于俗我何痴。

偶沾霖雨蛙齐闹,远逸风尘马怕羁。

醉后乱挥张旭草,梦中甜咏陆游诗。

累传家世留清望,忍著淤泥半点缁。

(0)

再叠前韵奉和三首·其三

地北天南一水连,诗筒唱和互投笺。

纵横泪落悲涂炭,激越毫端挟赵燕。

灿灿舞衣莱子服,迢迢负米仲由肩。

他年史乘扬芳烈,忠孝还应合传传。

(0)

杂咏十首·其五

先存爱物心,去私不假斧。

先存爱己心,急公怕闻鼓。

(0)

何金寿

淮甸家家奉佛看,牧民道术猛兼宽。

诗书画是真才子,清慎勤为大好官。

东阁评梅公干暇,南台遗草逼人寒。

河梁远阻三千里,旅榇灵魂未即安。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