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来自北,弭棹江水南。
白浪聒不息,游气昏空潭。
旷野何苍苍,引步随幽探。
鹿鸣求其牡,丰草非所甘。
江燕啄不食,念雏声喃喃。
物性固如此,游子何以堪。
慨彼江中水,冲波无定湍。
古人忍饥渴,旨矣非空谈。
江风来自北,弭棹江水南。
白浪聒不息,游气昏空潭。
旷野何苍苍,引步随幽探。
鹿鸣求其牡,丰草非所甘。
江燕啄不食,念雏声喃喃。
物性固如此,游子何以堪。
慨彼江中水,冲波无定湍。
古人忍饥渴,旨矣非空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江而行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首句“江风来自北,弭棹江水南”,开篇即点出江风自北而来,诗人停船于江水之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白浪聒不息,游气昏空潭”两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江面波涛汹涌,白浪翻滚,空气仿佛被游动的水汽所笼罩,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感。
“旷野何苍苍,引步随幽探”则将视线从水面转向远处的旷野,诗人踏足其间,探索着未知的世界,表现出一种探险的冲动和对自然的好奇心。“鹿鸣求其牡,丰草非所甘”运用比喻,以鹿寻找配偶、在丰美的草地上却并不满足来隐喻人对生活的追求,既有物质的渴望,也有精神层面的追求。
“江燕啄不食,念雏声喃喃”描绘了江边燕子忙碌筑巢、哺育幼鸟的情景,通过燕子的行为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思绪。最后,“物性固如此,游子何以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的感慨,同时也反思了作为“游子”的自己,在面对自然法则时的无力感。
“慨彼江中水,冲波无定湍”进一步深化了对江水的描绘,江水冲刷着岸边,波涛汹涌,没有固定的流向,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与变化无常。“古人忍饥渴,旨矣非空谈”则通过引用古人忍受饥饿与干渴的例子,强调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与实践,并非空洞的言辞,而是需要实际的行动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行所见的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伏波澄江净如练,马行天上纤鳞见。
尉君介性洌于霜,一酌明心人所羡。
闻君奋迹自西江,白下螺川清且长。
亭亭天半金茎露,英英云表玉壶浆。
忆自分符来顺德,征输旁午疲供亿。
借问畴劳抚字心,惟君能与民休息。
墀下不闻鞭扑声,厨中尝见冷如冰。
悬鱼风味方羊续,置瓜亮节彷苏琼。
嗟哉古道已陵彝,食贫宦况有谁知。
尉君两袖清风满,百世甘棠在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