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村道中》
《雨村道中》全文
明 / 吴维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踏冻看山兴亦新,梅花偷放腊前春。

路缘半壁时停骑,屋傍悬崖少过人。

晴雪背阳留北崦,寒流伏草出前津。

松杉到处群麋鹿,何必桃源称隐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ūndàozhōng
míng / wéiyuè

dòngkànshānxīngxīnméihuātōufàngqiánchūn

yuánbànshítíngbàngxuánshǎoguòrén

qíngxuěbèiyángliúběiyānhánliúcǎochūqiánjīn

sōngshāndàochùqún鹿táoyuánchēngyǐnlú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维岳的《雨村道中》描绘了冬日行旅中的独特景象。首句“踏冻看山兴亦新”,表现了诗人于严寒中欣赏山水的清新兴致,尽管道路冻结,但他的游兴不减。次句“梅花偷放腊前春”,以“偷放”一词生动地写出腊月里梅花早开,为冬日带来一抹春意。

“路缘半壁时停骑”,写诗人骑行在崎岖的山路半壁,不时需要停下欣赏风景,显示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留连。而“屋傍悬崖少过人”,则描绘了道路险峻,人迹罕至,更显其幽静与偏远。

“晴雪背阳留北崦”,进一步描绘雪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积雪如画,形成美丽的静态画面。“寒流伏草出前津”,则通过“寒流”和“伏草”展现冬季溪流的冰封状态,以及水草下的生机。

最后一句“松杉到处群麋鹿,何必桃源称隐沦”,诗人感叹雨村道中的自然环境优美,群鹿悠然,即使不是桃花源般的隐居之地,也足以让人感到隐逸的乐趣,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雨村的风光,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

作者介绍

吴维岳
朝代:明

(1514—1569)浙江孝丰人,字峻伯,号霁寰。嘉靖十七年进士。授江阴知县,入为刑部主事。历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在郎署时,有诗名。后王世贞以其与俞允文、卢楠、李先芳、欧大任为“广五子”。有《天目山斋稿》。
猜你喜欢

题静閒房

松老真僧腊,清居屋数间。

庭看芳草合,门掩落花閒。

世事随流水,禅心对远山。

有时飞锡去,仍共白云还。

(0)

闻道麻姑碧海东,飞扬几度杳难穷。

莱芜甑朽名犹在,石虎楼高事已空。

谩逐清风迷玉麈,长随旭日逗房栊。

自惭扰扰浮生里,何处蓬莱绝岛中。

(0)

山水图为兵马指挥朱君题

闻君住在蓬壶天,赤城十二遥相连。

閒来听籁坐松石,仙衣醉拂秋霞眠。

柴门不掩读书处,隔窗恍惚生烟雾。

重萝隐隐半山钟,细雨濛濛万花树。

天书忆昔下岩阿,不起其如苍生何。

仙人别去五云表,碧山怅望空嵯峨。

碧山千里复万里,仙人洒向丹青里。

何日陶潜归去来,扁舟远挂沧江水。

(0)

题戴文进赤壁图

元丰有案诗成狱,五载南来事迁逐。

黄冈形胜无处无,赤壁矶头山水绿。

古树深蟠不老根,悬崖泻下飞来瀑。

白露横江风气凉,月出东山皎如烛。

扁舟欸乃击空明,主宾逸兴何当足。

歌声上薄斗牛寒,玉箫吹起鲛人哭。

此时此景情最融,那识升沉与荣辱。

旧存词赋未凄凉,千古虹光耀人目。

临安画史艺无双,貌得生绡横半幅。

挥毫几度不成吟,祗恐神游笑俚俗。

绵邈高风何处寻,漠漠江云寄遥瞩。

(0)

次陈通守舟发临清至直沽韵·其二

析木城边泊,浮萍客里身。

夜深潮赴海,岩色草迷津。

望阙欣天近,推篷见月新。

胜游殊未倦,况与故人亲。

(0)

送胡太守擢贵州宪使

登历中朝白发稀,一官趋拜出彤扉。

新辞虎竹分金节,重惹龙香满绣衣。

棠树成阴循吏去,柏台持宪远人归。

多君早负澄清志,此去应知愿不违。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