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五城朝复昏,古寺冷落城南根。
百年鼎鼎不相待,万事悠悠难可论。
嗟老未老镜中影,欲归不归湘上村。
祇应吾党二三子,早晚造君来叩门。
长安五城朝复昏,古寺冷落城南根。
百年鼎鼎不相待,万事悠悠难可论。
嗟老未老镜中影,欲归不归湘上村。
祇应吾党二三子,早晚造君来叩门。
这首清代张百熙的《过蔡与循兄寺居》描绘了长安城内一座古寺的寂寥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首句“长安五城朝复昏”展现了城市的繁忙与变迁,而“古寺冷落城南根”则突出了寺庙的荒凉与静谧,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
接下来,“百年鼎鼎不相待,万事悠悠难可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百年光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世间万物变化无穷,难以捉摸。诗人自嘲“嗟老未老镜中影”,感叹岁月催人老,却又未至老年,反映出人生的无奈与迷茫。
“欲归不归湘上村”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又犹豫不决,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那宁静的湘上村庄。最后两句“祇应吾党二三子,早晚造君来叩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希望与少数知己好友能时常相聚,共话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描绘长安古寺的景象,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故乡的复杂情感。
建议了亡补,归来谢驰驱。
除荒城南丘,有田十亩馀。
满城车马喧,得此逃空虚。
平湖永昼静,泉声杂埙竽。
定自非偶然,供我耳目娱。
执热者谁子,来浣尘土褕。
破颜为我笑,共看云卷舒。
危机起于中,胡越生同车。
成功妙克己,八荒元一区。
收心试参此,得失竟焉如。
开缄得君诗,嗜好如我迂。
闭门君未可,出处本非疏。
泽国盛梅雨,涨潦弥两涘。
常时侵溢患,乃复到城市。
纳湖迫西闉,冲突固其理。
今年筑堤防,楗石细积累。
艰辛迄崇成,龟鱼亦欢喜。
节宣有程度,盈缩无壅底。
昨宵水没岸,民居例迁徙。
走马来问讯,屹若坚城垒。
江涛从渺茫,湖光自清泚。
小舟足游泳,新荷方薿薿。
嘉我二三客,共此风日美。
相期寂寞滨,雅意淡如水。
念言堤防功,得失乃如彼。
而况检身者,讵可忘所止。
明朝更哦诗,斯言或当纪。
怀土昔人志,伤时此日心。
长江霜潦净,故国莫烟深。
访古多遗恨,凭栏更独吟。
细看前浦树,生意已堪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