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霜露繁,木落山色改。
天地有萧瑟,炎暖岂长在。
可怜东篱花,萎落无人采。
无言倚霜恨,芳心若有待。
君子审进退,所贵在时宜。
神龙失海水,不知尺泽鲵。
猛虎陷深阱,豚犬亦得欺。
晋人有冯妇,千古所共嗤。
季秋霜露繁,木落山色改。
天地有萧瑟,炎暖岂长在。
可怜东篱花,萎落无人采。
无言倚霜恨,芳心若有待。
君子审进退,所贵在时宜。
神龙失海水,不知尺泽鲵。
猛虎陷深阱,豚犬亦得欺。
晋人有冯妇,千古所共嗤。
这首清代诗人惠远谟的《秋日杂感(其二)》描绘了秋季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寓言人事变迁。首句“季秋霜露繁,木落山色改”展现了秋季霜降频繁,树叶凋零,山色也随之变化的凄凉画面。接着,“天地有萧瑟,炎暖岂长在”表达了对炎暑终将过去,严寒将至的季节更替的感慨。
诗人以“可怜东篱花,萎落无人采”寄托对美好事物被忽视或凋零的惋惜,暗示人才的凋零和不被赏识。“无言倚霜恨,芳心若有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东篱之花虽美,却只能默默承受霜冷,期待着被发现和欣赏。接下来,诗人借“君子审进退,所贵在时宜”表达出人生哲理,告诫人们应审时度势,明智地把握进退。
最后四句通过比喻,揭示了困境中的无力与悲哀:“神龙失海水,不知尺泽鲵”意指英雄失去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如同神龙离开大海,落入浅水之地,连小鱼也敢欺侮;“猛虎陷深阱,豚犬亦得欺”则比喻强者一旦陷入困境,弱者也能乘虚而入。诗人以冯妇为例,指出即使昔日的勇士,在失去时机和能力后,也会被人嘲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通过秋日景色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我昔未作南诸侯,雄文尝阅龙虎欧。
泉山风物得大略,梦寐先已登兹楼。
到官正要访遗迹,忽见破屋城墙陬。
欲修不敢遽土木,经岁此志方能酬。
贡闱之馀材可办,农事之隙工乃鸠。
月逢建子飞破镜,酒呼从事来青州。
匆匆未暇众宾集,草草且与同僚游。
山川城郭壮哉郡,清源紫帽明双眸。
却惊云榭在地底,坐见日毂经檐头。
西山端可拄颊视,南海未用乘桴浮。
东瞻归路兴元亮,北望魏阙心子牟。
挥毫欲续仲宣赋,假日聊以销吾忧。
书后谁题字,乡人远寄柑。
荐新思起孝,知味戒生贪。
罗帕分犹未,金门献正堪。
命名聊别伪,在果独称甘。
白雪初盈树,黄金忽满篮。
霜天欣始熟,茅舍饱相谙。
客重开须请,儿痴食更婪。
柳诗吟不厌,谢赋读常耽。
若蜜萍难比,如拳栗有惭。
公家安定法,想见日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