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斜桥别有天,竹篱曲处草葱芊。
昨宵汩汩桃花水,流向红尘何处边。
曲径斜桥别有天,竹篱曲处草葱芊。
昨宵汩汩桃花水,流向红尘何处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游园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游园之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
首句“曲径斜桥别有天”,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与一座倾斜的石桥,它们连接着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这里的“别有天”不仅指出了路径的独特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
次句“竹篱曲处草葱芊”,进一步渲染了园中的静谧氛围。竹篱弯曲,绿草茂盛,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通过“葱芊”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草木的繁茂与生命力。
第三句“昨宵汩汩桃花水”,将视线转向夜晚的景象。潺潺的溪流中,桃花随水漂流,仿佛是大自然的诗意表达。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最后一句“流向红尘何处边”,则将思绪从自然引向人类社会。桃花水最终流向红尘,象征着美好事物终将融入世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似乎在感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其纯粹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玉龙蟠向荆山麓,喷起双泉冰雪瀑。
琮琤万古作寒鸣,冷浸一山浑是玉。
泉旁树老亦如龙,泉根石濯玛瑙红。
更有金莲吐泉底,历历星在银潢中。
池光六月如霜洗,蓝桥倒影壶天里。
流下人间灌稻畦,岁岁家家饭云子。
我行荆州见山少,忽对林泉如久要。
张侯引我飞羽觞,劝我为泉开一笑。
我歌数语泉应闻,兹山古号荆州门。
英雄过者心在鹿,安得泉声到耳根。
曹瞒疾驰玄德惧,潘璋设伏云长怒。
早知成败等丘墟,悔不解鞍学巢父。
英雄何在水长流,阅尽英雄过未休。
今日为侯泉上醉,明朝西指鹿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