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日风消雨,今朝山出云。
柳深开润色,荷靓匝清芬。
江燕新调语,沙鸥自引群。
农人相贺语,田亩可耕耘。
旬日风消雨,今朝山出云。
柳深开润色,荷靓匝清芬。
江燕新调语,沙鸥自引群。
农人相贺语,田亩可耕耘。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过后,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首句“旬日风消雨,今朝山出云”描绘了连续多日的风雨之后,终于迎来了晴朗的天气,山间云雾缭绕,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这里运用了“风消雨”和“山出云”的对比,既表现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自然界由阴转晴的过程。
接着,“柳深开润色,荷靓匝清芬”两句,将镜头转向了具体的景物——柳树和荷花。柳树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翠绿,散发出润泽的光泽;而荷花则在清新的空气中绽放,弥漫着阵阵清香。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江燕新调语,沙鸥自引群”描绘了江边的场景。江燕在空中轻盈地飞翔,发出悦耳的叫声;沙鸥则成群结队地在沙滩上嬉戏。这一画面充满了和谐与自由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农人相贺语,田亩可耕耘”点明了诗的主题——农事。经过雨水的滋润,农田变得肥沃,农民们相互祝贺,准备开始耕种。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也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过后的自然景观与农事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门阑喜气新,庭草向人绿。
百尺映桐高,一枝扬桂馥。
念尔三年中,得失若倚伏。
失之固意外,得亦岂易卜。
世非无诡遇,吾徒自羁束。
以吾视固然,嗟世徒逐逐。
恃此往前途,坦然信吾足。
前途多顺流,顺流且勿喜。
扬帆虽遇风,把舵在舟子。
得意每失足,图远必自迩。
珍重爱身名,步步须审视。
素衣本无瑕,京尘勿为滓。
行行万里程,自此发轫始。
自得京中平安书,思君不见闻君癯。
十年重晤颜色好,樽前快展生还图。
人在图中恍隔世,客来座上还如初。
试从貌似求神似,何必今吾非故吾。
此行作吏何脱洒,昔日为郎应魁梧。
换骨苦无仙药妙,现身仍落粗官粗。
愿君出岫为霖雨,苍生引领歌其苏。
眼前芳草枯荣幻,芷兰留得春风嘘。
劝君莫羡郑鹧鸪,且随王乔飞双凫。
人生天地如寄耳,局促拘挛胡为乎。
三毫细琐莫添颊,七尺昂藏善保躯。
眼中之人吾未老,他日相对应不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