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美丽图景。诗中的玉泉山,洞穴多而深邃,其中不仅有乳窟,还有仙鼠如同白鸦一般倒悬于清溪之下,映照着月光。这番景致既奇特又超凡脱俗。
茗(茶)生于此地的石间,玉泉则是源远流长,不曾歇息。茶树的根部洒落着芳香的水泽,饮用之后能润泽肌肤骨骼。古人崇尚自然之物,用以滋养身心。
诗中的丛老卷绿叶和枝枝相接连,形象地描绘了茶树生长于山间,根系交织的景象。采摘来的茶叶在仙人的掌中曝干,仿佛能够拍打天空之巅的洪崖一般伟岸。这等景致,在世人眼中实属罕见,不知该如何传颂其名。
诗中的宗英乃是一位禅伯,他赠予玉泉仙人的掌茶,并附上佳篇。清镜烛无盐,象征着心灵的澄明与纯洁;顾惭西子妍,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赞叹和羡慕之情。
朝坐时,有馀兴不断,长吟诗句,播撒于诸天。这不仅是对茶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上的飞扬跋扈,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整首诗通过李白特有的豪放和想象力,展现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