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帨于下,有盘有匜。馈酌于上,有登有彝。
服容柔止,进退优止。即事寅恭,神其休止。
盥帨于下,有盘有匜。馈酌于上,有登有彝。
服容柔止,进退优止。即事寅恭,神其休止。
此诗描绘的是古代祭祀场景中的仪式之庄重与神圣。"盥帨于下,有盘有匜",讲述的是祭品摆放的井然有序,盥是洗手的容器,帨是用来擦拭的手巾,盘和匜则是盛放祭品的器皿。这几物件的安置,体现了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严肃态度。"馈酌于上,有登有彝",则是在描述祭祀中酒水的斟酌过程,馈是指供奉酒食,酌则是斟酒的行为,而登和彝都是古代饮器。这两句强调了祭祀中对酒水使用的尊重与程序。
"服容柔止,进退优止"一段,展示的是参与祭祀的人员在活动中的举止。服容指的是穿着正式服饰的仪态,柔止则是行动的温和与缓慢,进退优止则强调了他们行为的谨慎与得体。这一切都彰显了祭祀场合的庄严。
"即事寅恭,神其休止"最后两句,则是对祭祀过程中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之心的描绘。即事即指开始进行祭祀活动,寅恭则是对神明的崇敬态度,而神其休止,则是说在整个仪式中,对神的供奉与尊崇始终如一,不曾有片刻的懈怠。
整体而言,这段诗通过具体的祭祀细节,展现了古人对于宗教活动的虔诚态度,以及对传统礼制的重视。
屈指依稀十五年,鸾台秘阁位相悬。
分飞淮甸雁行断,重见江楼蟾影圆。
滞迹未偕朝北阙,高才方命入西川。
愿君通理须还早,拜庆慈亲几杖前。
一月道场斋戒满,今朝华幄管弦迎。
衔杯本自多狂态,事佛无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
平阳不独容宾醉,听取喧呼吏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