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顶嵯峨接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
毒龙池畔云生早,猛兽岩前客过疏。
冰雪满山银点缀,香花遍地锦舒铺。
展开坐具长三尺,方占山河五百馀。
五顶嵯峨接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
毒龙池畔云生早,猛兽岩前客过疏。
冰雪满山银点缀,香花遍地锦舒铺。
展开坐具长三尺,方占山河五百馀。
这首诗描绘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五顶嵯峨接太虚"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五台山雄伟的五峰,它们仿佛与天空相连,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就中偏称我师居"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圣地的崇敬之情,似乎这里居住着高僧或智者。
接下来的两句分别描绘了毒龙池畔和猛兽岩前的景象。"毒龙池畔云生早"表明了一个清晨的场景,水边的云雾缭绕而出,而"猛兽岩前客过疏"则暗示着这条路径虽然荒凉,但却是通向山中深处的必经之路。
第三句"冰雪满山银点缀"和第四句"香花遍地锦舒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描绘了一幅冬日白雪覆盖的壮观景象,而后者则是春夏时节,花开满径,如同华美的地毯。
最后两句"展开坐具长三尺,方占山河五百馀"表明诗人在这片广阔的自然中找到了宁静的居所。这里的"坐具"不仅是物理上的座椅,更象征着心灵的栖息之地。而"方占山河五百馀"则更强调了这种宁静与广阔之间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意象丰富的描述,展现了五台山的自然美景以及它作为道教名山所蕴含的神秘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