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空带雪影婆娑,落落幽岩亦自多。
千树冻云销不尽,一溪寒月又如何。
光凌北斗疑长剑,雁叫清霜当浩歌。
古寺森森钟磬外,有人含睇在山阿。
飞空带雪影婆娑,落落幽岩亦自多。
千树冻云销不尽,一溪寒月又如何。
光凌北斗疑长剑,雁叫清霜当浩歌。
古寺森森钟磬外,有人含睇在山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林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飞空带雪影婆娑”,以动态的画面开篇,雪花在空中飘舞,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落落幽岩亦自多”一句,转而聚焦于山岩,即使在幽暗中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出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
“千树冻云销不尽,一溪寒月又如何”两句,将视线从高处转向地面,千树覆盖着冰霜,仿佛冻结了云彩,难以消散;而一溪之水,在寒月的照耀下,更显清冷与孤寂。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冬日景色的冷峻与纯净。
“光凌北斗疑长剑,雁叫清霜当浩歌”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冬夜景象的描绘。北斗星在夜空中闪烁,仿佛是悬挂在天际的长剑,而大雁在清冷的霜天中鸣叫,如同在吟唱一首壮丽的歌谣。这两句不仅形象生动,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力量的感慨。
最后,“古寺森森钟磬外,有人含睇在山阿”将视角引向一处古寺,钟声与磬音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淀与禅意的深远。而“有人含睇在山阿”则以一个隐士的形象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深刻交融,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历史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九华风物想依然,一隔星霜近十年。
方喜因依二天庇,又看归觐五云边。
跄跄朝士推贤业,穆穆虚皇待奏篇。
收取功名上台阁,人间谁不羡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