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光芒晋永和,后来摹写不胜多。
考论又得桑夫子,兰渚风流转不磨。
书法光芒晋永和,后来摹写不胜多。
考论又得桑夫子,兰渚风流转不磨。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时的作品,名为《还桑泽卿兰亭考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书法和古籍文献的深厚情感与精湛鉴赏。
“书法光芒晋永和”,这里提到的“晋永和”可能指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晋王图》,这幅画被誉为“晋王帖”。诗人用“光芒”形容书法,显示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崇敬与赞美。
“后来摹写不胜多”,这是说后世学者在模仿这些古代书法作品时,虽然数量很多,但往往难以达到古人的水平。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现代人模仿力求超越的态度。
“考论又得桑夫子”,“桑夫子”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蔡中郎,他不仅文学造诣颇高,而且书法也十分出众。诗人提到“考论”,意味着在研究和讨论古代文献方面,需要像蔡中郎这样的学者来进行深入地探究。
“兰渚风流转不磨”,这里的“兰渚”指的是书法中的兰亭序,这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诗人用“风流转不磨”形容其书法艺术,表达了对这份传统文化遗产持久而不衰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书法和文献的描述,以及对后世模仿与研究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情感和高度评价。
绵绵仙种李。有大道家风,逍遥活计。长庚见苗裔。
问如何,谪在落花浮世。曲生风味。
为唤回、席上和气。
被谁人说破,黄粱梦里,一场富贵。何济。
不如归去,乐取闲身,登山临水。众人皆醉。
笑独醒,泽畔憔悴。
但从今、管甚云翻雨覆,暂教心上无事。
且一杯、尽后一杯,满百千岁。
买陂塘旋栽杨柳,闲人有此忙务。
平泉绿野吾无羡,仅看一蓑烟雨。舟泊渚。
更把钓观鱼,宛在池中屿。掀髯自语。
待月到天心,风来水面,笑领此时趣。堤边路。
斸药邻翁相许。阿蒙非复吴吕。
西山如画花如锦,专待公来寻句。瓢挹醑。
听牧唱樵歌,高下从吾谱。何须说古。
只待漏东华,软尘千尺,应不到兹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