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这首诗是骆宾王在唐朝创作的,名为《晚度天山有怀京邑》。骆宾王以其豪放雄伟的风格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这里,“忽上”表现出一种突然之间攀登高处的意象,“天山”指的是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依然想物华”则透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物华可以理解为繁华、美好的事物,暗示了对京城生活的留恋。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这两句通过对云和雪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诗人思念的情绪。“云疑”给人以迷离之感,“上苑叶”则是对京城园林美景的一种联想。雪比作“御沟花”,则是在强调其洁白如同宫廷中精心培育的花朵,增添了一份皇家气派,也映射出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向往。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这两句则是从行动和状态上描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行叹”指的是在旅途中不禁感慨,“戎麾远”强调了离别的遥远。至于“坐怜”,则是在表现诗人静坐时对往昔生活细节的怀念,尤其是衣带等琐事。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这里,“交河”和“弱水”都是古代边塞地名,这两句描绘了边疆的地理环境,通过对河流和沙漠的描述,增强了诗人远行时的心境。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旅途思念之苦,以及对归期的迫切期待。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家园的渴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宁知”意味着不知道何时能解脱这份思念之苦,“心断绝”直接了当地表现了内心的痛楚。而“夜夜泣胡笳”,则是在描绘诗人每个夜晚都因为思乡而泪流满面,胡笳作为边塞特有的乐器,更增添了一份边塞的孤寂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远离京城、征途劳顿之际,对故土亲人的深切思念。
以竹名窝竹为瓦,先生乐道居其下。
清风一枕傲羲皇,眼底荣枯总虚假。
座中趣味如安乐,我亦曾来共盘礴。
无边清气贮心胸,琴响松风雨鸣瀑。
黄州竹楼今已无,杜陵茅屋埋烟芜。
二老仙游去不返,至今清誉闻江湖。
先生之窝可相继,地位清高远华丽。
时闻松桂起秋声,一片笙竽绕檐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