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字至七字诗.竹》
《一字至七字诗.竹》全文
唐 / 韦式   形式: 词  词牌: 一七令

竹,临池,似玉。裛露静,和烟绿。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景图。开篇“竹,临池,似玉”将竹比作临水的玉石,既形容了竹子的清秀,又烘托出了水中的倒影,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接着,“裛露静,和烟绿”则捕捉到了早晨竹间轻纱的露珠与淡淡山雾交织在一起的情景,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用以表达清新脱俗的意境。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是对竹子的形象进行了人格化的描写。竹子因其坚韧不拔、节操高尚而备受赞誉,这里则强调了竹子的这种品质,用以比喻人的高洁品行。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此句可能暗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某些批评。渭曲即指渭水两岸,以种竹著称,但这里却说“偏种多”,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过剩或不满的情绪,而“王家看不足”则是说,即使是富贵之家对于这些竹子也感到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此句中,“仙杖”指的是用竹制成的拐杖,这里形容它如同神话中的仙人手持。惊龙化则是说这根仙杖甚至能惊醒沉睡的龙,而“美实当随凤熟”则是在比喻诗人的才华,如同凤凰展翅,正值成熟之时。

最后,“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表达了诗人面对竹子生长迅速、繁盛一片而产生的愁绪。竹子的风吹过,便如同别离的声音,而“回首驾骖舞阵速”则是在形容一种急促的节奏,可能是诗人内心的不舍或是对世事无常的一种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批判。

作者介绍

韦式
朝代:唐   籍贯: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   生辰:829

生卒年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韦应物三世孙,韦庄伯父。曾官郎中。文宗大和三年(829),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韦式赋一字至七字诗《竹》相送。《全唐诗》存此诗。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唐诗纪事》卷三九及卞孝萱《元稹年谱》大和三年《辨證》。
猜你喜欢

稽古篇竣事十绝·其四

总为高卑立定居,每依尊攘寓驱除。

当年几见中匡略,此日依稀大事书。

(0)

乙未除夕为稽古诸传未竣漫吟五律·其一

岁云暮矣暮怀多,老病相从似小苛。

蒿目千秋供探索,抽思一管付编摩。

禹阴夙继无终食,汤日新铭有寤歌。

此际骊珠凭独采,人间驹隙漫相过。

(0)

念八立冬作秋怀诗三首·其三

离离碧涧松,郁郁幽岩草。

深玄依化迹,精气微相保。

轻霜动晓华,独爱秋光好。

嗟兹浮坠叶,几向狂飙扫。

徒分枝干馀,不见根株老。

造物者何心,春荣而冬稿。

春亦不任恩,冬亦不任懊。

岁寒然后知,当时何足道。

(0)

春山八事·其七春风

羁绪日摇摇,百年徒鼎鼎。

浮生不足言,大梦真难醒。

惜往漫抽思,悲回孰共謦。

秋兰既已摧,寒松嗟独挺。

岂谓冬复春,春风自东迥。

春来人不知,深忧如宿酩。

转眼及春三,有律名姑洗。

乍闻萍始生,所畏虹初炯。

每旦视牵牛,谁酌天河泂。

尽洗郁萌中,一向愁波拯。

春风忽去来,我意终平等。

持此问春风,春风或首肯。

(0)

望春峰积雪漫成二作·其一

春风日淡融,春山何凛冽。

青青岭上云,白白峰头雪。

岭云忽去来,峰雪每凝结。

所叹幽而凉,亦惟高始洁。

颇似素心人,潇潇独关闭。

匡居相八寰,缁尘安敢涅。

宁静出孤怀,精神多自悦。

虽与俗情违,亦非人事绝。

馀滋润百荄,光华未可竭。

我思泉下蒙,复念井中渫。

何如此一峰,不受虚名窃。

(0)

寄怀曹允大

分携何足道,秋意恻悽酸。

室迩思人迫,心劳不客宽。

言归非一日,怀子集千端。

面目馀刚气,诗文审故欢。

断金应可利,济火岂云难。

孤尚同肩比,千秋各意观。

凭兹离地约,反向别时看。

往矣遥相忆,云山日就漫。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