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客旅魂惊巧夕,燕京风俗斗穿针。
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
海内弟兄风雨梦,天涯儿女岁时心。
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
楚客旅魂惊巧夕,燕京风俗斗穿针。
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
海内弟兄风雨梦,天涯儿女岁时心。
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七夕》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首句“楚客旅魂惊巧夕”以楚地客人的身份,表达了在外游子对家乡传统节日的敏感与触动。"燕京风俗斗穿针"则写京城中女子们在七夕夜晚比赛穿针,寓意着对爱情和技艺的追求。
接下来,“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通过楼台、秋扇和边塞的暮砧声,展现了季节更替和边关的冷暖对比,增添了节日氛围的丰富性。
“海内弟兄风雨梦,天涯儿女岁时心”一句,将思念之情扩展到全国的兄弟姐妹,无论身处何处,都在这个节日里寄托着对亲人的深深挂念。
最后,“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以神话传说中的乘槎故事,劝诫人们不必执着于寻找牛郎织女相会的神秘石,因为银河每晚都会阴暗,象征着爱情虽远在天边,但每年的七夕都能感受到其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描绘了七夕的传统习俗,又融入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人间的亲情之暖,展现了诗人对节日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睢州昨日缄书至,报道道原今亦亡。
岂为思家缠旧病,莫因作县坐新章。
无人老母谁终养,寡妇孤儿我独伤。
客夜梦回呜咽久,不禁寒月下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