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楚客旅魂惊巧夕,燕京风俗斗穿针。

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

海内弟兄风雨梦,天涯儿女岁时心。

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七夕》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首句“楚客旅魂惊巧夕”以楚地客人的身份,表达了在外游子对家乡传统节日的敏感与触动。"燕京风俗斗穿针"则写京城中女子们在七夕夜晚比赛穿针,寓意着对爱情和技艺的追求。

接下来,“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通过楼台、秋扇和边塞的暮砧声,展现了季节更替和边关的冷暖对比,增添了节日氛围的丰富性。

“海内弟兄风雨梦,天涯儿女岁时心”一句,将思念之情扩展到全国的兄弟姐妹,无论身处何处,都在这个节日里寄托着对亲人的深深挂念。

最后,“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以神话传说中的乘槎故事,劝诫人们不必执着于寻找牛郎织女相会的神秘石,因为银河每晚都会阴暗,象征着爱情虽远在天边,但每年的七夕都能感受到其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描绘了七夕的传统习俗,又融入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人间的亲情之暖,展现了诗人对节日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会昌道中

梭头船子靸鞋轻,逆水上滩三日程。

岸回时见虎狼迹,村远不闻鸡犬声。

人事往来何日定,世途登顿几时平。

老怀莫为投荒怯,喜有青山绕县城。

(0)

雪中寄朱梅雪

纷纷三日不肯积,顷刻聚来平路岐。

寒窗夜误鸡报曙,冻树昼集乌号饥。

南邻酒伴可走觅,东家蹇驴难借骑。

不如闭门自引满,此际岂是千人时。

(0)

挽杨仲桓学正

开卷即潸然,斯人不永年。

春秋郯子国,风雨广文毡。

遗德令人爱,清诗与世传。

至今华表鹤,夜夜月中旋。

(0)

睢州书报道原之亡而不言其故哭之二夕梦与相见语其事甚悉然不可徵也作此寄卢吊且问之

睢州昨日缄书至,报道道原今亦亡。

岂为思家缠旧病,莫因作县坐新章。

无人老母谁终养,寡妇孤儿我独伤。

客夜梦回呜咽久,不禁寒月下空梁。

(0)

吴元年丁未元日即席和韵

金幡微动綵云偏,寿祝南山与百川。

律转东风遍南服,天开大统建元年。

舜峰渺渺貂蝉外,淮水悠悠魏阙边。

早晚蒲车催入觐,衰迟那得共辉联。

(0)

和指挥兰花韵·其二

临风玉立自堂堂,肯为榕阴借晚凉。

瑶柱葳蕤疑剪水,铢衣萧飒自凝霜。

操琴好在虞韶后,纫佩还思楚泽傍。

曲江祠下违心赏,千古空怀是国香。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