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云霾苦不晴,貔貅百万怯衣轻。
但言天子深宫处,犹向山中风雪行。
腊月云霾苦不晴,貔貅百万怯衣轻。
但言天子深宫处,犹向山中风雪行。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驾往西陵(其一)》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以及出行者的坚韧。首句“腊月云霾苦不晴”写出了腊月时节阴霾笼罩,天气恶劣,连绵不断,暗示出行环境的艰难。次句“貔貅百万怯衣轻”中,“貔貅”本是猛兽,这里借指军队,形容百万大军在这样的天气下也感到衣着单薄,难以抵挡寒冷,显示出征途的艰辛。
后两句“但言天子深宫处,犹向山中风雪行”进一步深化主题,即使皇帝身处深宫之中,仍然关心远行的将士,想象他仿佛亲自冒着风雪前行,展现出君王体恤士卒的高尚情操。整首诗通过天气的严寒和行军的困难,烘托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明朝边关将士的忠诚与勇气。
秋潮夜落江为墟,青溪茁茁生菰蒲。
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
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
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
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
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
白首飘然归故国,由来仕宦终无极。
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
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
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涂争埶力。
野人结庵齐山傍,早岁曾为门下客。
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
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
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
鄙性不嗜饮,不知酒中乐。
古人能闭关,此兴应可度。
形骸委物外,宠利安能薄。
何为攘臂人,喧卑同燕雀。
朝挥百神王,夕引群忧涸。
畴昔二三公,逃死向杯杓。
我乐不在是,陶然造冲漠。
子当剧醉时,相访南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