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众生共一家,一毫头上现河沙。
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
混洗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
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
佛与众生共一家,一毫头上现河沙。
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
混洗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
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
这首诗是由宋代诗人白玉蟾所作,名为《呈万庵十章(其八)金丹》。诗中融合了佛教和道家修炼思想,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生命本源和精神追求的深刻体悟。
首句“佛与众生共一家”表达了佛教中的平等观念,认为一切众生皆具成佛的可能性,都属于一个大家庭。紧接着,“一毫头上现河沙”则是用来形容时间流逝和宇宙广阔,以头发丝毫之细比喻时间的微小,而河沙又象征了数量的无穷。
“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中的“九还七返”可能指的是修炼过程中的反复循环,“鱼游网”形容自由自在,“四谛三空”可能是对佛教四圣谛和空性的提及,而“兔入罝”则像是比喻某种灵巧逃脱的状态。
接着,“混洗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中“混洗”二字似指世间万象的变幻不定,“何年曾结子”可能是对过去修炼成果的追问,而“虚空昨夜复生花”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中,“鼎内寻丹药”是道家修炼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的象征,“枯木岩前月影斜”则是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景描写,其中“枯木”可能代表了时间的侵蚀和自然界的轮回,而“月影斜”则是对宁静之美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层层叠加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至境的修炼者心态,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和宇宙本质的深刻思考。
陈琳轻一别,马上意超然。
来日行烦暑,归时听早蝉。
阴云翳城郭,细雨紊山川。
从事公刘地,元戎旧礼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