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万庵十章·其八金丹》
《呈万庵十章·其八金丹》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佛与众生共一家,一毫头上现河沙。

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

混洗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

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

(0)
翻译
佛与世间万物如同一家人,哪怕最细微处也蕴含无数
修炼者经历九转七回,如同鱼儿游过渔网,理解佛法深奥如鱼入网
佛法无边,何时能结出果实,昨夜虚空又似花开
又有谁在炼丹锅中寻找长生不老药,月光下枯木岩前显得孤独
注释
共一家:比喻佛与众生平等,一体。
一毫:极微小的事物。
河沙:形容数量众多。
九还七返:道教修炼术语,指修炼过程中的反复循环。
四谛:佛教教义,苦、集、灭、道的四个基本真理。
三空:佛教概念,空性、无相、无作的三种境界。
结子:比喻佛法的成果或修行的成就。
复生花:象征佛法的新生和希望。
鼎内寻丹药:寻找长生不老药的隐喻,可能指修炼或寻求解脱。
月影斜:描绘夜晚寂静的场景,可能象征修行者的孤独与静心。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代诗人白玉蟾所作,名为《呈万庵十章(其八)金丹》。诗中融合了佛教和道家修炼思想,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生命本源和精神追求的深刻体悟。

首句“佛与众生共一家”表达了佛教中的平等观念,认为一切众生皆具成佛的可能性,都属于一个大家庭。紧接着,“一毫头上现河沙”则是用来形容时间流逝和宇宙广阔,以头发丝毫之细比喻时间的微小,而河沙又象征了数量的无穷。

“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中的“九还七返”可能指的是修炼过程中的反复循环,“鱼游网”形容自由自在,“四谛三空”可能是对佛教四圣谛和空性的提及,而“兔入罝”则像是比喻某种灵巧逃脱的状态。

接着,“混洗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中“混洗”二字似指世间万象的变幻不定,“何年曾结子”可能是对过去修炼成果的追问,而“虚空昨夜复生花”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中,“鼎内寻丹药”是道家修炼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的象征,“枯木岩前月影斜”则是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景描写,其中“枯木”可能代表了时间的侵蚀和自然界的轮回,而“月影斜”则是对宁静之美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层层叠加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至境的修炼者心态,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和宇宙本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夜后把火看花南园招李十一兵曹不至呈座上诸公

夭桃红烛正相鲜,傲吏闲斋困独眠。

应是梦中飞作蝶,悠扬只在此花前。

(0)

失调名

别无巧妙,与你方儿一个。子后午前定息坐。

夹脊双门昆崙过。恁时得气力,思量我。

(0)

忆江南·其八

还丹诀,九九最幽玄。

三性本同一体内,要烧灵药切寻铅,寻得是神仙。

(0)

寄雍陶先辈

久别青云士,幽人分固然。

愁心不易去,蹇步卒难前。

尽落经霜叶,频阴欲雪天。

归山自有限,岂待白头年。

(0)

送王书记归邠州

陈琳轻一别,马上意超然。

来日行烦暑,归时听早蝉。

阴云翳城郭,细雨紊山川。

从事公刘地,元戎旧礼贤。

(0)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其二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

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杨白铜鞮。

至今有遗爱,日暮人悽悽。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