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元发弟竹轩》
《题元发弟竹轩》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律诗

竹林深处敞轩楹,分我西园一半清。

苍玉几番披夏箨,老龙长此战秋声。

寒侵虚幌诗增爽,绿浸疏醽醉不醒。

应许七贤追盛集,烦君书入鄙夫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zhúxuān
sòng / wángzhīdào

zhúlínshēnchùchǎngxuānyíngfēn西yuánbànqīng

cāngfānxiàtuòlǎolóngchángzhànqiūshēng

hánqīnhuǎngshīzēngshuǎng绿jìnshūlíngzuìxǐng

yìngxiánzhuīshèngfánjūnshūmíng

翻译
在竹林深处,有一座敞亮的房屋,它分享了我西园的一半宁静。
翠绿的竹子多次脱下夏日的外壳,老龙似的竹子长久地与秋风抗争着声音的较量。
寒冷的风吹过空荡的窗帘,让诗的意境更加清爽,绿色的酒液倒映在稀疏的杯中,使人沉醉不愿醒来。
我希望能像古代七位贤人那样聚会,烦劳您将我的名字写入这次盛会的记录之中。
注释
敞轩楹:敞亮的房屋。
夏箨:竹子夏季生长的嫩壳。
老龙:比喻老竹。
虚幌:空荡的窗帘。
疏醽:稀疏的酒杯。
七贤:指古代贤士如孔融、嵇康等。
鄙夫:谦称自己为鄙陋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象与人文交融的画面。开篇“竹林深处敞轩楹,分我西园一半清。”可见诗人在竹林深处建有轩楹,营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清净世界,与外界隔绝,自成一格。

接着“苍玉几番披夏箨,老龙长此战秋声。”这里的“苍玉”可能指代竹子,“披夏箨”则是指竹叶在夏季的茂盛景象,而“老龙”常用来比喻隐逸之士或诗人本身,“战秋声”则暗示了秋天萧瑟的声音,或者是对抗自然界中秋天特有的声音。

第三句“寒侵虚幌诗增爽,绿浸疏醽醉不醒。”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在寒冷的环境中,依旧沉醉于自己的诗意之中,那种清凉感似乎使他的诗意更加澄明。

最后两句“应许七贤追盛集,烦君书入鄙夫名。”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请求,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名字记录在与古代七贤类似的盛世佳作之中,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成就的渴望,也反映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修养与文学创作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不远水云间,悠悠溯鹢还。

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

昔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0)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五奉呈诸君

参天朱阁峻,拂地柳条垂。

太液绿波涨,建章春漏迟。

长人执兵立,小竖插花嬉。

但只逢人说,无由预此时。

(0)

依韵和达观文鉴雨中见怀

出浦候波平,石尤风未止。

密雨长蒲牙,轻泥随燕子。

寒侵远客衣,岸起新痕水。

各各欲还山,还山能几里。

(0)

依韵和文鉴师赠别

来见寒沙鸟,长随上下波。

乃知游宦迹,不似施松萝。

子语马喻马,吾吟柯伐柯。

清江挂帆去,奈忆故山何。

(0)

吴正仲遗二物咏之.金盏子

钟令昔醒酒,豫章留此花。

黄金盏何小,白玉碗无瑕。

始入吴郎宅,还归楚客家。

从兹不能醉,只恐费流霞。

(0)

自感·其一

左目忽昏花,愁心乱剧麻。

文书都莫见,药物近凭他。

眸子终何似,形躯且愿嘉。

唯期一开泰,再望日中鸦。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