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塘西寺闻蛙》
《塘西寺闻蛙》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器小易彭亨,声连踸踔群。

三更万籁息,两部一池分。

语海嗟难合,窥天亦浪云。

寻无杜鹃处,得此不堪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塘西寺中青蛙鸣叫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首句“器小易彭亨”以比喻的手法,将小小的池塘比作容易产生共鸣的容器,暗示了青蛙叫声的清脆响亮。接着,“声连踸踔群”进一步描绘了青蛙叫声的连绵不绝,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声音所连接,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

“三更万籁息”一句,通过时间点的设定和“万籁息”的描述,强调了夜深人静的环境,为接下来的青蛙鸣叫提供了背景。而“两部一池分”则巧妙地将青蛙的叫声与池塘相联系,暗示了声音的来源,同时也暗示了声音的扩散与传播。

“语海嗟难合”一句,诗人借以表达对语言难以完全捕捉自然之美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沟通存在某种局限性。“窥天亦浪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窥天”与“浪云”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奥秘的敬畏与探索的艰难。

最后,“寻无杜鹃处,得此不堪闻”两句,诗人以杜鹃鸟的啼鸣作为比较对象,突出了青蛙叫声的独特与难以忘怀。杜鹃鸟的啼鸣通常被赋予哀愁与离别的意味,而在这里,青蛙的叫声却以其清新与生命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蛙鸣叫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登嵩山十首 登封坛

登封事已遥,大碑摧风雨。
灵坛久销秃,古木中梁柱。
峰峦至此尽,苍石无寸土。
俯视万仞高,悲辛但狂顾。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横桥

湖里种荷花,湖边种杨柳。
何处渡桥人,问是人间否。

(0)

送赵?几秘书还钱塘

世人何局促,奔走鬓苍苍。
闻道余杭守,独游何有乡。
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
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
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
谒帝朱为绂,还家彩作裳。
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
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
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
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

(0)

寄题赵?几承事戏彩堂

春晚安舆遍浙东,永嘉别乘喜无穷。
橐装已笑分诸子,吏道何劳问薛公。
堂上寿樽诸掾集,室中禅论衲僧通。
兴阑却返林泉去,幕府长留孝弟风。

(0)

孙宾臾道人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
千金不换金丹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0)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

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
无限青山不容隐,却看黄卷自怜贫。
雨余岭上云披絮,石浅溪头水蹙鳞。
指点县城如手大,门前五柳正摇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