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云间去,迢迢入薜萝。
践崖登白石,行径踏青莎。
树密连居址,桥危隐竹坡。
人烟皆四绝,惟我独经过。
杖策云间去,迢迢入薜萝。
践崖登白石,行径踏青莎。
树密连居址,桥危隐竹坡。
人烟皆四绝,惟我独经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深入山林,探寻隐逸之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
首句“杖策云间去”,以“杖策”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行者手持竹杖,穿行于云雾缭绕的山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迢迢入薜萝”一句,用“迢迢”形容路程遥远,而“薜萝”则象征着幽静的山林,暗示了行者的旅程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意味。
“践崖登白石,行径踏青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者穿越崎岖山路,脚踏青草的情景。这里不仅展现了行者的坚韧与毅力,也通过“白石”与“青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之美。
“树密连居址,桥危隐竹坡”则将视线转向了山林深处,树木茂密,仿佛与居住之地相连,而“危桥”与“竹坡”则暗示了行进过程中的险峻与挑战,同时也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感和画面感。
最后,“人烟皆四绝,惟我独经过”一句,点出了行者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寂静,只有他独自一人穿行其中,既表现了行者的孤独与寂寞,也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阔,也深刻表达了行者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的坚韧与执着。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
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
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
殁世有遗恨,精诚何所如。
嗟予寡时用,夙志在林闾。
虽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绕舍下,修竹荫庭除。
幽径松盖密,小池莲叶初。
从来有好鸟,近复跃鲦鱼。
少室映川陆,鸣皋对蓬庐。
张何旧寮寀,相勉在悬舆。
常恐似伯玉,瞻前惭魏舒。
昔日任公子,期年钓此鱼。
无由见成岳,聊喜识专车。
皎皎连霜月,高高映碧渠。
陶潜虽好事,观海只披图。
蝉蜕遗虚白,蜺飞入上清。
同人悲剑解,旧友觉衣轻。
黄鹄遥将举,斑麟俨未行。
惟应鲍靓室,中夜识琴声。
金格期初至,飙轮去不停。
山摧武担石,天陨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门人泣蔡经。
空闻留玉舄,犹在阜乡亭。
空宇留丹灶,层霞被羽衣。
旧山闻鹿化,遗舄尚凫飞。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想君旋下泪,方款里闾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