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何须赋小山,杜门更欲建重关。
采菱歌落云烟外,打麦声来咫尺间。
昔日种成松老大,清晨放去鹤飞还。
道人本是心无事,较雨量晴亦不閒。
招隐何须赋小山,杜门更欲建重关。
采菱歌落云烟外,打麦声来咫尺间。
昔日种成松老大,清晨放去鹤飞还。
道人本是心无事,较雨量晴亦不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招隐何须赋小山”,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并暗示了无需刻意寻找隐逸之地,因为自然与生活本身就充满了隐逸之趣。接着,“杜门更欲建重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采菱歌落云烟外,打麦声来咫尺间”两句,通过对比远处的悠扬歌声与近处的繁忙劳作,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忙碌并存的景象。远处的歌声仿佛在云烟中飘荡,而近处的打麦声则清晰可闻,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图景。
“昔日种成松老大,清晨放去鹤飞还”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松树与鹤分别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自由。松树从幼小长成参天大树,象征着岁月的积累;而清晨放鹤归返,寓意着心灵的释放与回归。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长与变化,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永恒的向往。
最后,“道人本是心无事,较雨量晴亦不閒”两句,通过描述一位道人的生活状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道人的心境平和,无论是雨天还是晴日,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从容,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五月炎风扇长夏,黄埃扑面湖堤下。
山水娱人未拟归,撷兰轩里看图画。
中峰九叠开芙蓉,春云盘盘上高松。
苔径未逢秋雨屐,石楼似听霜晨钟。
飞鸿指点向何处,彷佛经行旧时路。
悬岩瑶草不知名,隔水桃花自千树。
问君此图作者谁,甬东边郎风格奇。
丹岩绿水照白雪,高兴如在钟山时。
钟山岧峣夹云起,六代繁华付流水。
芳草长怀北固游,啼莺曾识东山妓。
当时二谢声价同,登临到处遗高风。
钓鱼冲雪寒江上,骑马踏云空翠中。
只今南游归未得,日日临图看山色。
凤凰一去来何时,落日荒台暮江北。
拔剑击流水,浮云划中开。
长啸别亲故,悲风从天来。
问之行路谁为此,赵州太守贤孙子。
祖孙杀贼守泸江,父独先驱阵前死。
几年倡义不顾身,一日失援沦风尘。
家乡残荡骨肉散,空作穷途憔悴人。
至今悲愤肝胆裂,梦里惊呼宝刀折。
北风吹火乱山红,却望泸江泪成血。
赵州故人四海同,兵部卓有前贤风。
开筵倒履下奇士,豪杰奔走如游龙。
崆峒十月飞霜露,亦知青眼怜迟暮。
弓骑何时入羽林,勋名自合登天府。
赣江东流十八滩,滩石下激声潺潺。
忠臣孝子有苦志,为报飞书投九关。
使君清严重风纪,名是东吴旧才子。
前年持节太行西,霆激霜飞二千里。
忆昔京阙初相逢,承诏作乐调笙镛。
彤闱椿树集鸾凤,画省秋水开芙蓉。
江西徵还入司马,天上兵曹动声价。
明光晓入奏封章,日射金茎露如泻。
是时我从燕蓟来,下马重逢心眼开。
龙江风雨催去棹,不得倾倒黄金罍。
驱车复渡黄河北,故旧飘零悲恻恻。
知君十月向并州,长日看云望山色。
陈昂作者来汾河,锦轴远传佳制多。
横江醉骑白鹤下,爱尔黄鹤楼前歌。
古来富贵同湮没,老去才华眼中尽。
当家词翰真不群,风雅孤鶱见秋隼。
北平九月霜草黄,大风吹沙人马僵。
台前古柏八九树,乌鸟日夕争喧翔。
闻君官居最清绝,扫地开轩题霁雪。
一帘芳草凝清香,四座光辉揽明月。
六出花开应复春,何因对酒咏清新。
山阴夜半遥相忆,愁绝扁舟乘兴人。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明·刘崧】使君清严重风纪,名是东吴旧才子。前年持节太行西,霆激霜飞二千里。忆昔京阙初相逢,承诏作乐调笙镛。彤闱椿树集鸾凤,画省秋水开芙蓉。江西徵还入司马,天上兵曹动声价。明光晓入奏封章,日射金茎露如泻。是时我从燕蓟来,下马重逢心眼开。龙江风雨催去棹,不得倾倒黄金罍。驱车复渡黄河北,故旧飘零悲恻恻。知君十月向并州,长日看云望山色。陈昂作者来汾河,锦轴远传佳制多。横江醉骑白鹤下,爱尔黄鹤楼前歌。古来富贵同湮没,老去才华眼中尽。当家词翰真不群,风雅孤鶱见秋隼。北平九月霜草黄,大风吹沙人马僵。台前古柏八九树,乌鸟日夕争喧翔。闻君官居最清绝,扫地开轩题霁雪。一帘芳草凝清香,四座光辉揽明月。六出花开应复春,何因对酒咏清新。山阴夜半遥相忆,愁绝扁舟乘兴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bJRY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