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未闻歌散楚,泽中已见哭亡秦。
乾坤到底归真主,愁杀鸿门碎斗人。
垓下未闻歌散楚,泽中已见哭亡秦。
乾坤到底归真主,愁杀鸿门碎斗人。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巧妙地运用对比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垓下未闻歌散楚”,借用楚汉之争的典故,暗示了楚国并未在垓下之战中溃散,暗含着对历史结局的重新审视。次句“泽中已见哭亡秦”,则将视角转向秦朝,指出秦朝的灭亡并非无声无息,而是伴随着人们的哀悼与反思。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进程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乾坤到底归真主”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的最终走向与“真主”相联系,既是对历史终局的一种哲学思考,也隐含着对权力更迭、历史轮回的深刻洞察。最后,“愁杀鸿门碎斗人”则以一种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们虽在争斗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最终却难逃历史的无情安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英雄与命运、权力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买庄为贮梅花,玉妃一万森庭户。
古来词客,比方不类,可怜毫楮。
谁扫尘凡,独超物表,神仙中取。
是昆丘标致,射山风骨,除此外、吾谁与。
九酝醍醐雪乳。和金盘、月边清露。
寿阳骄騃,单于疏贱,不堪充数。
弄玉排箫,许琼挥拍,胎禽飞舞。
待先生,披著羊裘鹤氅,作园林主。
天台高压东南州,秀钟千古生公侯。
君才槃槃第一流,学优颜闵卑由求。
天意端为斯文忧,妙龄掉鞅从英游。
笔力挽强回万牛,金玉精美价未酬。
文章从古天地雠,演起大业难延留。
腾骧万里须骐骝,行看大对悟凝旒。
擢冠多士骑鳌头,归来双亲喜气浮,充闾佳瑞乐事修。
烟霄衮衮殊未休,整顿乾坤摅壮猷。
策勋稷契伊吕周,请公为酬白玉舟。
他年名遂高千秋,却揖刘阮寻浮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