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洲兰芷正霏霏,忽讶中峰陨少微。
雅调何因寄流水,孤琴空自掩清晖。
雨荒脩竹棋声静,尘满閒床鸟迹稀。
为问沙头鸥鹭侣,此时谁与更忘机。
芳洲兰芷正霏霏,忽讶中峰陨少微。
雅调何因寄流水,孤琴空自掩清晖。
雨荒脩竹棋声静,尘满閒床鸟迹稀。
为问沙头鸥鹭侣,此时谁与更忘机。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挽清晖亭林处士》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寂寥的山间景象。首句“芳洲兰芷正霏霏”,通过描写兰花和芷草在春雨中茂盛生长,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次句“忽讶中峰陨少微”则转而写到山中高处的星光暗淡,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离世的哀悼。
第三句“雅调何因寄流水”,借流水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格的追思,寓意其精神如流水般深远。第四句“孤琴空自掩清晖”,以孤琴和清辉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念,琴声无人倾听,只有月光洒落。
第五、六句“雨荒脩竹棋声静,尘满閒床鸟迹稀”,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寂静,竹林因雨水而荒芜,闲床上积满了灰尘,只有偶尔的鸟迹可见,显得格外冷清。最后两句“为问沙头鸥鹭侣,此时谁与更忘机”,诗人以鸥鹭为友,询问它们是否能理解这份失去知音的哀痛,流露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亡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哀思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济天汉。至昆仑。
见西王母。谒东君。交赤松。及羡门。
受要秘道爱精神。食芝英。饮醴泉。
拄杖桂枝佩秋兰。绝人事。游浑元。
若疾风游欻飘翩。景未移。行数千。
寿如南山不忘愆。
八月初寒风猎猎,满庭秋怨啼还怯。
妾身薄命如落花,君心摇荡如落叶。
落花春梦杳难寻,落叶秋风愁杀人。
去年落叶送郎去,今年落叶知何处。
摇落生憎君不知,东西两地总相思。
浮萍聚散有时合,落叶分飞无见期。
江口丹枫红遍野,离人掩泪长亭下。
边塞胡笳捲复吹,御沟流水愁难写。
惆怅轻躯不耐秋,辞条一去恨悠悠。
斜拂捣衣砧上月,回侵望远驿中楼。
寂寞阑干间徙倚,纷纷乱坠空庭里。
偏将萧瑟感深闺,那复飘零愁荡子。
何人对此不思家,独有狂夫行未巳。
忆昔繁华妾少年,而今憔悴妾空怜。
安得妾身轻似叶,随风一夜到居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