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惧亲年汝亦知,人生几见到期颐!
情须称量心常泰,福要能消分自宜。
一脉书香当振刷,百年门祚赖扶持。
关心葵笋家家饷,西崦何堪待泽时!
喜惧亲年汝亦知,人生几见到期颐!
情须称量心常泰,福要能消分自宜。
一脉书香当振刷,百年门祚赖扶持。
关心葵笋家家饷,西崦何堪待泽时!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示儿子》诗,以长辈对晚辈的教诲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对儿子成长的殷切期望和人生哲理的传授。首句“喜惧亲年汝亦知”,提醒儿子应理解和体谅父母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对长寿的期待与担忧。次句“人生几见到期颐”感慨人生的短暂,期颐指一百岁,强调珍惜时光。
第三句“情须称量心常泰”,教导儿子在处理情感时要适度,保持心境平和。第四句“福要能消分自宜”,告诫他要学会享受福气,但也要知道福分有限,应知足常乐。第五、六句“一脉书香当振刷,百年门祚赖扶持”,鼓励儿子传承家族的文化底蕴,同时要懂得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延续。
最后两句“关心葵笋家家饷,西崦何堪待泽时”,以“葵笋”比喻儿孙孝顺,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同时暗示儿子要有责任感,准备好在家庭需要时提供支持,表达了对后代的关爱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寓教于诗,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智慧和亲情。
龙州石岭嵯峨,招提旧是经行处。
秋英佐酒,春泉煮茗,那时俦侣。
俯仰人生,存亡易感,去留无据。
叹斜阳逝水,寒沙乱石,无情物长千古。
惆怅辽东人去。怪前游、凄凉非故。
鹃啼鹤唳,花残僧老,不堪凝伫。
两岸烟云,半山松竹,一堂钟鼓。
向风前洒尽,几行清泪,似西州路。
渐春到了,叹屡负佳期,经年久客。
拟将梅蕊,寄与故园消息。
踏雪相寻南陌,浑不见、枝头春色。
想应笑我羁愁,故故收香藏白。犹忆。小楼欢适。
正斜亸香肩,玉纤轻摘。而今憔悴,花也共人岑寂。
淡月暗笼窗槅,但梦想、年时妆额。
空恨驿使难逢,强奏一声羌笛。
又黄昏了,怕败叶惊窗,饥虫闹砌。
客馆无人,早把重门深闭。
听着谯楼画角,已先自、安排憔悴。
枕前多少乡魂,遥隔吴江秋水。坐久寒侵双臂。
但斜背孤灯,自熏罗被。晓风残月,恋着愁人行旅。
笑我满怀归思。全不为、莼羹鲈脍。
肠断此际情悰,纵有征鸿难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