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霏雪今朝雨,塞上寒暄晓暮殊。
赢得閒情摹杜老,底将经世问尧夫。
前朝霏雪今朝雨,塞上寒暄晓暮殊。
赢得閒情摹杜老,底将经世问尧夫。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雨(其二)》。诗中描绘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象的变化,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
首句“前朝霏雪今朝雨”,以“霏雪”与“今朝雨”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换。霏雪,形容雪花飘落之态,给人以寒冷而静谧的感觉;而“今朝雨”则预示着温暖与生机的到来。这一对比不仅展示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次句“塞上寒暄晓暮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变化感。塞上,指边疆地区,这里用以象征远离繁华、环境严酷的地方。寒暄,指天气的冷暖变化,晓暮则代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这句诗通过描述边疆地区从清晨到傍晚温度的显著差异,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时间的流转。
后两句“赢得閒情摹杜老,底将经世问尧夫”,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思。杜老,即唐代大诗人杜甫,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关注民生的诗歌著称。诗人通过“摹杜老”,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人悠闲生活状态的羡慕,以及对通过文学创作来反映社会现实的追求。而“底将经世问尧夫”则引出了对人生价值和世事哲理的探讨,其中“经世”意为治理国家、参与社会事务,“尧夫”则是对古代圣贤的尊称,意味着诗人希望在处理世事的同时,也能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洞察人生真谛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自然变迁以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它既是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身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追求精神自由的探索。
泰山出青云,天半苍然独。
梁宋暨东溟,万里环其足。
阴嶂走济南,云涛尚奔蹙。
势尽居益高,堑断无陂麓。
振衣斗直上,陟磴逾援木。
落叶下泺泉,秋风散海曲。
一卷华不注,拖云点青绿。
犹见山花开,顾绝栖鸟躅。
高寒不可留,归来泛秋菊。
晨兴自江上,踰岭走钟山。
肃然至殿门,双扉护重关。
初日照宫阙,隐映城郭间。
空山寂无人,独来拜榛菅。
流转虽不居,咫尺犹天颜。
喜会牧马收,冈峦乍清閒。
岁序一更新,阳风动人寰。
伫期龙虎气,得与春光还。
复想在宥初,苍生愿重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