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鼓才终复晓鸡,九门何计出沈迷。
樵童乱打金吾鼓,豪马争奔丞相堤。
翡翠鬟欹钗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
须知不是诗人事,空忆泉声菊畔畦。
暝鼓才终复晓鸡,九门何计出沈迷。
樵童乱打金吾鼓,豪马争奔丞相堤。
翡翠鬟欹钗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
须知不是诗人事,空忆泉声菊畔畦。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中的一幕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感慨与批判。
"暝鼓才终复晓鸡"一句,点出了夜晚的宴饮刚结束,又已转入清晨,时间流转迅速,反映出当时贵族官僚奢侈无度的生活状态。"九门何计出沈迷"则是说城门虽然众多,但人们却沉浸在物欲之中无法自拔。
接下来的"樵童乱打金吾鼓,豪马争奔丞相堤"进一步描绘了长安街头巷尾的喧嚣与奢华。樵童敲击着金吾鼓,显得十分混乱,而豪马则在丞相堤上竞相奔跑,这些都展现出当时社会的浮躁和奢侈。
"翡翠鬟欹钗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一句,更是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长安仕女们的华丽装饰和珠宝首饰,她们如同神话中的仙子一般。
而最后两句"须知不是诗人事,空忆泉声菊畔畦"则流露出诗人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这些繁华与奢侈并非诗人应当关注的事,他更愿意沉浸于自然的声音,如泉水的淙淙之音和田野间菊花的清新。
总体来说,林宽这首诗通过对长安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躁与奢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春鸠鸣桑间,初日动原隰。
马踏露草嘶,人对松风泣。
茅庐耿夕返,金阙想晨入。
回首别袖远,惟见飞花急。
中原昔失御,幽冀不复华。
我朝示仁抚,金币岁屡加。
君恩谨宣道,使才慎推差。
翰林承命行,驱驾绝漠沙。
晨登寒山岭,回望万里家。
劲风搜貂裘,严冰断马挝。
乡心感归雁,塞泪零悲笳。
慷慨属国节,迢递博望槎。
幸古有此贤,庶足开颦嗟。
晴阳展归旗,喜气日以嘉。
入门解征衫,金樽滟流霞。
哀弦间清唱,娇鬟蔚如鸦。
一慰行役劳,期君柳初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