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海珠寺·其二》
《游海珠寺·其二》全文
明 / 赵善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云飞泉落两悠悠,积雨初收听鹁鸠。

眼底自怜僧可共,腰间那有带堪留。

亭台几日吟将遍,水石何时话再投。

更与相期烟火外,乱崖森树竹门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海珠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云飞泉落两悠悠,积雨初收听鹁鸠”以动态的云与静谧的泉水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云的飘动与泉水的流淌形成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活力。积雨初收后,鹁鸠的啼鸣声在空气中回荡,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清新。

颔联“眼底自怜僧可共,腰间那有带堪留”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自怜于眼前的美景,希望能与僧侣一同欣赏,共享这份宁静与超脱。然而,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束缚——“腰间那有带堪留”,暗示着世俗的牵绊与羁绊,使得他难以真正融入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之中。

颈联“亭台几日吟将遍,水石何时话再投”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他想象着在这亭台之间流连忘返,吟诵诗歌,与水石对话,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时光。然而,“何时话再投”又透露出一丝遗憾与期待,表达了诗人渴望再次回归这种生活状态的愿望。

尾联“更与相期烟火外,乱崖森树竹门幽”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约定。诗人希望在远离尘嚣的烟火之外,与友人相聚,置身于乱崖、密林与幽静的竹门之中,过上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隐逸生活。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赵善鸣
朝代:明

赵善鸣,字元默。顺德人。明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年)举人。任南京户部员外郎,官至曲靖知府。游于白沙之门。工书法,其行草入神品,为世珍宝。人称丹山先生。著有《朱鸟洞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东既白上人之京

旭日东方来,起送东既白。

山笠野云深,田衣江水碧。

去登千里道,归化三生石。

鹤羽振高飙,迢迢望飞锡。

(0)

忆母

底事别离苦,忽当贫贱年。

晨昏三载隔,梦寐五更连。

老泪寒灯下,愁容暗镜前。

此冤无乃酷,焉得问高天。

(0)

寄方编修以愚并简徐大年

方君足文史,二十即决科。

州县治文剧,史馆仍编摩。

须知轩冕荣,莫换山水癖。

钓清一川舟,揽翠千峰屐。

岂徒糜岁月,且复注春秋。

书法严衮斧,笺记分薰莸。

虽然落湖江,政自忆京辇。

雪尽马蹄乾,花簪貂帽浅。

十龄不能见,一旦忽奇逢。

楚泽蛟龙雨,秦淮雕鹗风。

红灯梦未残,明月家何处。

典衣沽酒别,蹈雪骑驴去。

匆匆千里意,沉沉三月馀。

可怜天边雁,不带山中书。

怀人隔秋水,题诗写山石。

若见徐徵君,须言共相忆。

(0)

寿李长源

匹马短衣看此行,看君谁信是书生。

听诗未觉秦川远,倚剑长怀晋水清。

一饭见哀韩信耻,千金为寿鲁连轻。

壮年休洒新亭泪,且为江山灌巨觥。

(0)

元日隆安道中

山冈重复三竿日,溪路萦回一席天。

老境飘零情更恶,又从马上得新年。

(0)

和致仕李政奉韵

车马年年陌路尘,安知六骥过窗频。

云泉是处堪为乐,轩冕从来只累人。

浮世梦中无限事,红颜花上霎时春。

五湖兴有扁舟笛,好在晴天月一轮。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