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桥蹋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州桥蹋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怀念。诗中“州桥蹋月想山椒”,通过描绘州桥下的月色和远方山上的椒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徘徊于州桥上,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回首哀湍未觉遥"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哀伤,虽身处远方,但内心的愁绪如同长江大河,滚滚不断。
接下来的两句“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再次听到过去熟悉的声音,这些声音让他联想到了往昔的点点滴滴。"却看山月话州桥"一句,更深化了对故土的思念,似乎连月亮也能理解并诉说他的故事,而这故事正发生在州桥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乡愁与怀旧之情,是王安石对故土深切情感的一次抒发。
都城十两车,送子江之浒。
目寄片帆飞,水国沿渔浦。
怜子经世才,战笔文中虎。
小试乘田车,暂为民父母。
民社不轻寄,忧戚抱民苦。
忠孝指心切,求不愧仰俯。
青天遇有阙,思惟炼石补。
效职了男儿,一扇醇风古。
送子独钟情,淮河共乡土。
海上回槎。认旧时鸥鹭,犹恋蒹葭。
影散香消,水流云在,疏树十里寒沙。
难问钱塘苏小,都不见、擘竹分茶。更堪嗟。
似荻花江上,谁弄琵琶。烟霞。
自延晚照,尽换了西林,窈窕纹纱。
蝴蝶飞来,不知是梦,犹疑春在邻家。
一掬幽怀难写,春何处、春已天涯。减繁华。
是山中杜宇,不是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