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秋老法宫旋,室处聊赓七月篇。
一喜萱阶辉爱日,空悲椒壁惨冰天。
霜寒苑卉馀签菊,夜永宫壶数漏莲。
即渐履长将献岁,芳辰未至已愀然。
园林秋老法宫旋,室处聊赓七月篇。
一喜萱阶辉爱日,空悲椒壁惨冰天。
霜寒苑卉馀签菊,夜永宫壶数漏莲。
即渐履长将献岁,芳辰未至已愀然。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九月二十五日奉皇太后还宫之作》。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皇家园林的景色,以及宫廷内景的变迁。首句“园林秋老法宫旋”,以“秋老”二字点明季节,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法宫旋”则透露出皇家园林的庄严与神圣。接下来,“室处聊赓七月篇”一句,表明诗人借着秋天的景象,追忆往昔,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一喜萱阶辉爱日,空悲椒壁惨冰天。”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看到萱草在阳光下绽放,感到喜悦;另一方面,想到椒壁(象征皇后或皇后的居所)在寒冷的冬天显得凄凉,不禁感到悲伤。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霜寒苑卉馀签菊,夜永宫壶数漏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景象,菊花在霜寒中依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夜晚的宫廷中,时间仿佛变得漫长,通过计时的漏壶滴落的水声,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
最后,“即渐履长将献岁,芳辰未至已愀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即将步入老年,迎接新的一年,但内心却已提前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岁月的流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亲情和国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