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十九首·其十九》
《古诗十九首·其十九》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老妇守罗帏,羞见旧衣裳。

谁家游冶儿,不念嫁时妆。

红粉倚高楼,因人还自伤。

明月为谁皎,清风为谁长。

举目皆索怀,不如归中堂。

我亦曾少年,忆欢时断肠。

幸然决绝蚤,不到悲空床。

此心何日止,橘绿柳条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妇人在罗帏之中的孤独与哀愁。她守着罗帏,不愿再看到旧日的衣物,这衣物或许承载着她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提到“谁家游冶儿”,似乎在暗指那些不知珍惜、只顾自己游乐的男子,他们忘记了对女子的承诺和责任,让女子独自承受嫁妆的磨损与岁月的无情。

接着,诗人通过“红粉倚高楼,因人还自伤”这一句,进一步刻画了老妇人的内心世界。即使在高楼之上,她依然因为思念而感到悲伤。这里的“红粉”可能象征着女子的青春与美丽,如今却只能依靠他人(这里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的回忆)来慰藉自己。

“明月为谁皎,清风为谁长”两句,借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无常,以及老妇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明月依旧皎洁,清风依旧悠长,但这一切对于老妇人来说,都显得格外寂寞和无助。

“举目皆索怀,不如归中堂”则表达了老妇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回归往日温馨家庭的渴望。她抬头所见的一切都让她想起过去的美好,相比之下,现在的处境更加令人心酸。

最后,“我亦曾少年,忆欢时断肠。幸然决绝蚤,不到悲空床。”诗人通过自述,表达了自己也曾有过青春年华,也曾经历过欢乐与痛苦。庆幸的是,他早早就做出了决断,避免了日后独守空床的悲凉。这句话既是对老妇人现状的同情,也是对自己过往选择的一种反思。

“此心何日止,橘绿柳条黄。”结尾处,诗人以季节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妇人内心情感的关切。何时才能停止这份孤独与哀愁?当橘子成熟,柳条变黄之时,或许意味着时间的流转,也可能是老妇人内心情感的某种释放或转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设置,展现了老妇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营缮所副姑苏陆云与予同年生而母尚无恙乞归得许以小像索题为书绝句

鹤骨崚嶒鬓有丝,青衫才著便思归。

高堂幸有亲堪养,未必功名与愿违。

(0)

记蝎

读书心二三,耳闻窗蝎走。

捲纸濡馀膏,火起蝎在牖。

抑首伏不行,翘尾若有候。

人言蝎易得,此意殊未究。

怀毒乃忘身,祸起遂莫救。

柳州怜蝮蛇,释械低予首。

因诗戒宵人,阴贼恒反受。

(0)

花见羞后唐明宗淑妃王氏也予读五代史感其濒死为子乞命数语故为赋之

花见羞,问汝何时生,不得见尔面,徒闻誇尔名。

尔名至今犹在人,尔貌当时知绝伦。

花见羞,双蛾绿,出侯门,入金屋。

君王本代来,不识中州曲。

风尘一朝起,零落随马足。

随马足,事已非,果然摧眉伏沙泥。

游魂茫茫绕青冢,罗衣血染何当归。

花见羞,入黄泉,生时花应妒,死后花反怜。

花谢枝头子还结,妾死心事谁当传。

君王墓草埋寒烟,春风麦饭洒谁边。

花见羞,恨千年。

(0)

海槎

老蘖飘摇渤澥滨,偶然飞上卧闲身。

衣沾织女湔裙水,石访成都卖卜人。

九汉珠玑光夺镜,三壶宫阙气如银。

知君半是神仙骨,携我明年一问津。

(0)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二

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

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

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

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

不若巢中禽,乃免霜霰欺。

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

(0)

柳枝·其二

紫泉宫外晓烟和,万绿条含太液波。

只有帝家春色好,争禁人世别离多。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