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以道性情,今且竞门户。
其才虽足欣,其息已非古。
春岚含雨情,妍云作花吐。
江镜为写姿,天杼自工组。
未闻雪羽鸥,染采效鸾舞。
本原苟不亡,蚓窍亦钟虡。
哀乐流至声,足为元籁辅。
夜中婺妇啼,能令盗心怃。
昔以道性情,今且竞门户。
其才虽足欣,其息已非古。
春岚含雨情,妍云作花吐。
江镜为写姿,天杼自工组。
未闻雪羽鸥,染采效鸾舞。
本原苟不亡,蚓窍亦钟虡。
哀乐流至声,足为元籁辅。
夜中婺妇啼,能令盗心怃。
此诗《论诗四章与张培基》其一,出自清代诗人姚燮之手。姚燮通过这首诗,探讨了诗歌创作与个人性情、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
首句“昔以道性情,今且竞门户”点明了古今诗歌创作的不同风貌。古人以道性情为主,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今人则更侧重于门户之争,即在文学流派、风格上的竞争。这种转变反映了社会风气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接着,“其才虽足欣,其息已非古”表达了对现代诗歌创作中才华与传统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虽然现代诗人具备丰富的才华,但作品往往缺乏古代诗歌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春岚含雨情,妍云作花吐”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象征着诗歌创作中情感与意象的融合。春日的雾气蕴含着细腻的情感,美丽的云彩绽放出花朵般的意象,展现出诗歌创作的丰富性和想象力。
“江镜为写姿,天杼自工组”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美与诗歌创作的关系。江面如镜,映照出万物的姿态;天空中的织女,以其巧手编织出精美的图案。这些比喻暗示了诗人应从自然界汲取灵感,创造出富有艺术美感的作品。
“未闻雪羽鸥,染采效鸾舞”则提出了对现代诗歌中某些现象的批评。雪白的海鸥并未染上色彩,模仿凤凰翩翩起舞,暗指有些现代诗歌过于追求形式和技巧,而忽视了内在情感的真实表达。
最后,“本原苟不亡,蚓窍亦钟虡”强调了诗歌创作的根本在于保持内心的真诚和对传统的尊重。即使是在微小的蚯蚓洞穴中,也能感受到天地间的庄严与神圣。这表明真正的诗歌创作不应脱离其根本,而应保持对自然、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哀乐流至声,足为元籁辅”指出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能够辅助构成宇宙间最原始的声音。哀伤与欢乐的情感通过诗歌得以表达,成为连接人心与宇宙的桥梁。
“夜中婺妇啼,能令盗心怃”以夜晚婺妇的啼哭为例,说明诗歌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甚至能够改变盗贼的心志。这体现了诗歌在社会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
综上所述,《论诗四章与张培基》其一通过对比古今诗歌创作的特点,探讨了诗歌与自然、情感、传统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姚燮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和对传统价值的尊重。
一念超然与世违,新蔬剪雨自甘肥。
只因堕雁能忘味,不使惊鸥尚见机。
有子明经那不寿,如公积善未应非。
从教天定知何似,果见贤孙擢第归。
已闻鼓箧无秦锐,肯为论文学贾留。
夺我清风俄顷尔,梦回真若隔三秋。
忆昨枉君轩,始来就客邸。
尔仆方息肩,顾我遽屈体。
守阍前通名,倒屣出致礼。
相见吐论议,所学愈根柢。
徐为出巨编,彻若涉清济。
昏膜得篦刮,尘心逾易洗。
我亦露狂简,君曾不诃诋。
于时园正花,长日瓮盛醴。
插枝必满头,饮盏须露底。
未几踏归镫,相将洒别涕。
恋恋有情照,数数辱书抵。
自言困道途,仅能足盐米。
频吟口燥吻,久骑肉消髀。
首飞诗人蓬,肠苦孟郊荠。
学舍勉栖托,亨会复倾徯。
黄卷乐往圣,青襟列诸弟。
爱子乏先容,何人堪密启。
努力著要策,随诏献文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