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冷嫩草遥山去,渴饮寒泉曲涧回。
放荡不耕空劫地,暮天何用牧歌催。
饥冷嫩草遥山去,渴饮寒泉曲涧回。
放荡不耕空劫地,暮天何用牧歌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画面。首句"饥冷嫩草遥山去"写出了牛羊在远处的山脚下寻找食物,它们因饥饿和寒冷而向草木丰茂的地方走去。次句"渴饮寒泉曲涧回"则描绘了它们在山涧中饮水的情景,泉水清凉,曲折流淌。
第三句"放荡不耕空劫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放荡不耕"暗示着自然的无为而治,大地无需人力耕耘也能自生自长,暗含对道家无为思想的赞同。"空劫地"可能指的是无人打理的土地,也寓指心境的空灵与超脱。
最后一句"暮天何用牧歌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欣赏,认为傍晚时分,自然的节奏已经足够美好,无需人的歌声来催促或打扰。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考。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展现出宋代禅宗诗人的独特视角。
嘉集常苦难,送归岂辞远。
舣舟故相逐,携手行自挽。
古寺何崔巍,深林象岩巘。
幽寻取乘兴,造适非素选。
寒泉冰深池,衰草被长坂。
岁穷景萧条,僧老意缱绻。
胜赏竟谁同,相知幸非晚。
离怀自无极,日暮仍忘返。
空桐倚不周,近戴北斗魁。
上天限夷夏,自古常风霾。
我行迫隆冬,周览穷荒回。
魑魅丑正直,共工负其材。
初如百万兵,鸣鼓天上来。
日月惨不光,星辰为之颓。
又如海水翻,洪洞奔天台。
四顾无复人,但听万壑雷。
摇山堕危石,略野荒纤荄。
鸟雀失食悲,虎豹忘群哀。
大叫不自闻,却行尚欲摧。
而我仗汉节,何由脱氛埃。
先王外荒服,赤子弃草莱。
阴奸窃号令,天网殊恢恢。
我车伤崔嵬,我马劳虺隤。
感彼鸡鸣诗,聊以慰永怀。
耳闻梅圣俞,及此将十载。
洛下聚英豪,文华富如海。
声名动冠剑,久合参朝寀。
何意幕中客,新违江上宰。
材高虽用晚,大器终有在。
三公识者多,荐拔可立待。
栖栖九衢里,尘土增厌殆。
相逢恨知晚,乍似去贫馁。
邻居幸见过,沃此胸礧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