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毕竟事如何,超越情尘敌死魔。
莫向丛森贪饱暖,百年光境等闲过。
出家毕竟事如何,超越情尘敌死魔。
莫向丛森贪饱暖,百年光境等闲过。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出家修行的深刻哲理。诗人释怀深通过“出家毕竟事如何”,提出对出家这一人生选择的思考,强调了超越世俗情感与欲望的重要性,以此对抗生命中的困难与挑战,即“超越情尘敌死魔”。接着,“莫向丛森贪饱暖”一句,告诫人们不应沉溺于物质的舒适与安逸之中,而应珍惜时光,避免在平凡中虚度年华,“百年光境等闲过”则进一步强调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旨在鼓励读者追求精神上的成长与解脱,而非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享受。它体现了佛教中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修行者自我超越的期许。
展卷嗟行旅。写牢愁、碧波千里,一枝柔橹。
不击虚舟天浩渺,漂泊何年才住。
算中酒、阻风情绪。
十五年来淮海客,扣舷声、中有伤心语。
青篷下、听寒雨。天涯兄弟离心苦。
记当时谢家山馆,对君凄楚。
得丧纷纭真偶尔,相见鬓丝如许。
数点雁、两行秋树,不用重寻石城艇,遣繁忧、只此堪凭据。
载一鹤、渡江去。
芳草如裙带。那更有、春江如镜,远山如黛。
花月低迷石城艇,名士美人俱载。
是当日、狂奴故态。
司马多情亲折证,看朝云、坡老真无奈。
掀髯处、可怜太。
诗情画意凭谁解,道个侬倾城颜色,广陵人在。
剪烛推篷寒自忍,裘已为卿而卖。
奉半臂、笑披郎背,今夜三星光艳艳,护宛央、不许秋河界。
梦中语、醒还爱。
利刃环而下。血淋漓、浩然之气。与刀相射。
贼技如斯堪一唾,公乃凭虚而驾。
看府谷、荒城斗大,中有孤魂垂白练。
照河山、不许秦关夜。苌宏恨、岂能化。
乡官义烈南雷亚,惜当时寸权尺土,一无凭借。
过客哀歌还击缶,泪涌渭桥清灞。
公有后、士之良者,作吏寻公遗爱去,向馀杭、酹酒公祠舍。
述祖德、定悲吒。
藐孤仙子空凡艳,寒梅那堪同调。
国色无尘,天香濯露,璀璨银灯环照。琼姿丽晓。
想明月前身,净因修到。
独立娟娟,满城朱紫总堪笑。
唐宫芳事记取,爱根培净土,种借瑶岛。
亭接沉香,衣裁素锦,曲谱霓裳新教。春寒退了。
有出浴真妃,雪肤争皎。带笑看来,玉颜相对好。
河挢日暮。见枝枝柽柳,细含烟雾。
缫不成丝,画不成眉,飘又不成飞絮。
纤条漫系游人马,已弱到、可怜人处。
耶更堪、小盎移来,谙尽疏窗霏雨。
为着三春名字,想三眠三起,汉苑愁绪。
各种凄迷、越样娇柔,遮断章台情路。
今番才称观音号,伴清静、炉香一炷。
缀芳璎、紫竹林边,琐碎珠花长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