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
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
丈夫不识字,无处可安身。
黄连揾蒜酱,忘计是苦辛。
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
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
丈夫不识字,无处可安身。
黄连揾蒜酱,忘计是苦辛。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人的悲凉境遇和对识字的渴望。"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两句表达了即便是读书人,也无法避免死亡与贫穷,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艰辛和读书人的处境。"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则显示出诗人对能够识字的渴望,以及认为识字能让人超越他人。
接着,"丈夫不识字,无处可安身"这两句强调了在那个时代,不懂得文字的人将无法立足社会,这是对知识和文化的极度渴望。最后两句"黄连揾蒜酱,忘计是苦辛"则通过一种辛辣的食物比喻读书人的生活虽苦,但他们却能在其中找到乐趣,从而忘记了辛勤劳作带来的痛苦。
诗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字的崇拜,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江草抽心,江云弄碧,江波依旧东流。
别筵初散,行客上兰舟。
休唱阳关旧曲,青青柳、无限轻柔。
应争记,三年乐事,珠翠拥鳌头。离愁。
知几许,花梢著雨,红泪难收。
看烟火吴天,万里悠悠。
一望珠宫绛阙,蓬莱路、应在皇州。
仍回首,蜀山万点,明月满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