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二○七》
《诗三百三首·其二○七》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

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

丈夫不识字,无处可安身。

黄连揾蒜酱,忘计是苦辛。

(0)
注释
读书:阅读学习。
岂:难道。
免:避免。
死:死亡。
贫:贫穷。
何以:为何。
好:喜好。
识字:认识文字。
胜:超过。
丈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称呼。
无处:没有地方。
可:可以。
安身:找到立足之地。
黄连:一种苦草,比喻困苦。
揾:搅拌。
蒜酱:蒜泥调料。
忘计:忘记计算,意指忽视。
是:就是。
苦辛:苦涩与艰辛。
翻译
读书难道能避免死亡,读书难道能避开贫穷。
为何要喜好识字,识字能胜过他人。
一个大丈夫如果不认识字,将无处容身。
生活艰辛如黄连拌蒜酱,忘记其中的苦涩与辛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人的悲凉境遇和对识字的渴望。"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两句表达了即便是读书人,也无法避免死亡与贫穷,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艰辛和读书人的处境。"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则显示出诗人对能够识字的渴望,以及认为识字能让人超越他人。

接着,"丈夫不识字,无处可安身"这两句强调了在那个时代,不懂得文字的人将无法立足社会,这是对知识和文化的极度渴望。最后两句"黄连揾蒜酱,忘计是苦辛"则通过一种辛辣的食物比喻读书人的生活虽苦,但他们却能在其中找到乐趣,从而忘记了辛勤劳作带来的痛苦。

诗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字的崇拜,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道即膺爰立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缮写拜呈·其四

膴膴周原二百州,欲图恢复岂难求。

既烦元老为时出,但愿宣王益内修。

(0)

闻笛

何处桓伊酒力雄,分明嚼徵更含宫。

倚楼三弄西风急,不觉梅花大半空。

(0)

武陵春

漠漠春阴人似雾,那用绣帘垂。不道持杯是阿谁。

须拚倒金罍。人世浑如天上月,离合比盈亏。

冒雨须来带雨归。神女解相随。

(0)

消梅

冰融雪化一须臾,清脆圆松压塞酥。

我有牢愁三万斛,问君消得几分无。

(0)

满庭芳.送别

江草抽心,江云弄碧,江波依旧东流。

别筵初散,行客上兰舟。

休唱阳关旧曲,青青柳、无限轻柔。

应争记,三年乐事,珠翠拥鳌头。离愁。

知几许,花梢著雨,红泪难收。

看烟火吴天,万里悠悠。

一望珠宫绛阙,蓬莱路、应在皇州。

仍回首,蜀山万点,明月满南楼。

(0)

捣练子

红粉里,绛金裳。一卮仙酒艳晨妆。醉温柔,别有乡。

清暑殿,藕风凉。鸡头擘破误君王。泣梨花,春梦长。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