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壮志浩无穷,老寄寒泉乱石中。
闲去披襟弄清泚,静来合眼听玲珑。
不知涧寺晴时雨,何似溪亭落处风。
吟罢君诗自潇洒,此心端不限西东。
平生壮志浩无穷,老寄寒泉乱石中。
闲去披襟弄清泚,静来合眼听玲珑。
不知涧寺晴时雨,何似溪亭落处风。
吟罢君诗自潇洒,此心端不限西东。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题为《和人游西岩》。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老后寄情于自然之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友人一同游览西岩时的心境。
首联“平生壮志浩无穷,老寄寒泉乱石中”,开篇即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心中壮志未减,依然追求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将自己寄托于自然之中,如寒泉旁的乱石,坚韧而独立。
颔联“闲去披襟弄清泚,静来合眼听玲珑”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悠闲与宁静。他以轻松的姿态,或在清泉边嬉戏,或闭目聆听山间清脆的声音,享受着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颈联“不知涧寺晴时雨,何似溪亭落处风”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赞美。无论是晴天的雨水还是雨后的微风,都比不上在溪亭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尾联“吟罢君诗自潇洒,此心端不限西东”收束全诗,诗人以友人的诗作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心境的洒脱与开阔,认为心灵的境界不应受限于地理的边界,而是可以超越时空,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朱熹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金陵王气,绕道人丹室,紫霞红雾。
一夜神光雷电转,江左云龙飞去。
翠辇金舆,绮窗朱户,总是神游处。
至今花草,承恩犹带风雨。
落魄野服黄冠,榻前赐号,染蔷薇香露。
归卧蒲龛春睡暖,耳畔犹闻天语。
万寿无疆,九重闲暇,应忆江东路。
遥瞻凤阙,寸心江水东注。
问初秋明月,更一夕、十分圆。
喜鸿雁行中,居然生子,眉目娟娟。
秪今年踰弱冠,遇生朝刚要赋诗篇。
莫学汝家痴叔,蹉跎已傍中年。博山风袅水沉烟。
绛蜡照华筵。有檀板歌词,金樽劝酒,银甲弹弦。
阶庭旧时玉树,正朱颜绿鬓似神仙。
丹桂不妨似窦,紫荆还见如田。
潇洒晋文物,奇伟鲁衣冠。
暂赋淮南招隐,泉石寄清闲。
才压建安六七,胸吞云梦八九,余子笑谈间。
未颉水苍佩,虹气射龙泉。烛花妍,沉水焕,酒波翻。
左弧纪瑞,莱衣五色戏斓斑。
庭列森森玉树,座拥骈骈珠履,金碗蔗浆寒。
何以祝君寿,一笑指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