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
《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全文
宋 / 谢逸   形式: 古风

不通泮宫籍,端居常屡空。

贫知俗益薄,老觉书有功。

寂无裹饭客,门前翳蒿蓬。

平生眼底人,粗知吾困穷。

招呼城南游,饭我枵肠空。

亭午得一饱,哦诗和秋虫。

扪腹步南湖,缓带披凉风。

渐见波心莲,颇忆新妆红。

徐酌穆生醴,宛如和露浓。

三咽不知味,百盏无醉容。

但可胜茶汤,留饷东坡翁。

儒生本酸寒,独处罹百凶。

不谒魏元君,粗免恶少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逸在南湖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展现了其生活的清贫与内心的丰富。首句“不通泮宫籍,端居常屡空”透露出诗人虽未入仕途,却能静心读书,面对生活的贫困,内心仍保持坚韧。接着,“贫知俗益薄,老觉书有功”,表达了对世俗的淡然和对书籍价值的深刻认识。

“寂无裹饭客,门前翳蒿蓬”描绘了诗人门庭冷落,生活简朴的场景。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依然能够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平生眼底人,粗知吾困穷。招呼城南游,饭我枵肠空。”通过与城南友人的相聚,诗人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和物质上的满足。

“亭午得一饱,哦诗和秋虫。”中午时分,诗人获得一顿饱餐,他吟诗作对,仿佛与秋虫的鸣叫相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雅致。漫步于南湖畔,“扪腹步南湖,缓带披凉风”,诗人享受着自然的清凉,心灵得到了释放。

“渐见波心莲,颇忆新妆红。”诗人看到湖中莲花盛开,不禁回忆起初绽时的鲜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品饮穆生醴,“徐酌穆生醴,宛如和露浓”,诗人细细品味,仿佛与露水的甘甜融为一体。

“三咽不知味,百盏无醉容。”尽管饮酒,诗人却并未沉醉,反而更加清醒,这种状态或许象征着他内心的纯净与坚定。最后,“但可胜茶汤,留饷东坡翁。”诗人以茶代酒,向苏轼表达敬意,体现了他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自然、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谢逸
朝代:宋   字:无逸   号:溪堂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生辰:1068-1113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猜你喜欢

壬午元日

忆前壬午学之初,今又重逢觉梦如。

世事乘除皆戏奕,生涯终始一琴书。

先看春色争强健,后得屠苏任拙疏。

最是庭梅堪着眼,隔年风韵更饶馀。

(0)

寄曾儆炫父母

交游海内几知音,白下分携直到今。

十六年来霜鬓改,数千里外鲤鱼沈。

羡君明月窗前满,怜我黄尘马首深。

人事蹉跎那可问,梦魂无夜不园林。

(0)

丁丑与擢孙守岁

衙斋相对恋年华,爆竹声中吐烛花。

未有滴涓酬圣主,只随萍梗浪天涯。

一帘轻卷春风入,两岁将分斗柄斜。

生计欲知何处好,故园有地可栽瓜。

(0)

同刘亲家何凝生诸子登飞来绝顶·其二

才到飞来兴便腾,二禺峻立若为朋。

灵泉滴沥鸣清涧,古刹参差隐翠藤。

何必更寻飞殿迹,相将且踏野云层。

词人几度留题去,水色山光也倍增。

(0)

大通桥

源有桃花涧有蒲,翛然一望恍蓬壶。

忘机亭上群鸥集,堪作人间水墨图。

(0)

除夕雨雪时客并州

客舍三更火,天涯两岁身。

雪留今夜腊,雨报隔年春。

薄醉存寒意,明灯见发新。

遥怜儿女夕,能解忆游人。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