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感物化,怅恨不出游。
赋诗往追亡,顾得杂佩酬。
结绶光陆离,缊袍非所羞。
终然抱耿耿,尼父悲东周。
凄凉尊犍崖,望想沧浪舟。
低徊不得去,寂寞将焉求。
安知崔蔡徒,考槃共斯丘。
为我挥素壁,报君当紫裘。
端居感物化,怅恨不出游。
赋诗往追亡,顾得杂佩酬。
结绶光陆离,缊袍非所羞。
终然抱耿耿,尼父悲东周。
凄凉尊犍崖,望想沧浪舟。
低徊不得去,寂寞将焉求。
安知崔蔡徒,考槃共斯丘。
为我挥素壁,报君当紫裘。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的作品,名为《次韵答四十一丈及诸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端居感物化,怅恨不出游”,诗人独自在家,面对自然界的变迁,内心充满感慨与遗憾,渴望出游却未能如愿。接着,“赋诗往追亡,顾得杂佩酬”,诗人通过诗歌来追忆逝去的朋友,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敬意。
“结绶光陆离,缊袍非所羞”两句,诗人以服饰的差异来比喻身份地位的不同,但强调了内心的高尚与尊严不应受外在物质的影响。“终然抱耿耿,尼父悲东周”,这里引用孔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凄凉尊犍崖,望想沧浪舟”,诗人想象着在尊犍崖上远眺,心中浮现出乘着沧浪之舟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低徊不得去,寂寞将焉求”,诗人陷入深深的孤独与迷茫之中,不知如何寻求解脱。
最后,“安知崔蔡徒,考槃共斯丘”,诗人提到崔蔡两位隐士,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为我挥素壁,报君当紫裘”,诗人希望友人能在墙壁上书写壮丽的辞章,作为对他深情厚谊的回报。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也有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朱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少年志力强,文史富三冬。
但喜寒夜永,那知睡味浓。
庭树风淅淅,城楼鼓鼕鼕。
自鞭不少贷,冻坐闻晨钟。
探义剧攻玉,摛文笑雕龙。
落纸笔纵横,围坐书叠重。
得意自吟讽,清悲答莎蛩。
饥肠得一饼,美如紫驼峰。
俯仰五十年,于世终不逢。
夜半起饭牛,颓然成老农。
束书不更读,蠹简流尘封。
世无袁伯业,太息吾何从。
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梦行河潼间,初日照仙掌。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
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