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寂无语,结草自栖禅。
但见岩花笑,厖眉不记年。
逢人寂无语,结草自栖禅。
但见岩花笑,厖眉不记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寂静的环境中修行的情景。首句“逢人寂无语”,写出了僧人面对外界的平静与淡然,即使遇到人也不多言,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结草自栖禅”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僧人以自然为伴,以草为床,专心于禅修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
“但见岩花笑”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岩石上的花朵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在微笑,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和谐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僧人内心的喜悦与平和。最后,“厖眉不记年”表达了时间在僧人眼中似乎失去了意义,他的心灵达到了超越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不再受年龄、岁月的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智慧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美感。
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
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
庭从木颖子遮,果任獳师虏。
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
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
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
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
如何重辛苦,一一输膏粱。
云北昼冥冥,空疑背寿星。
犬能谙药气,人解写芝形。
野歇遇松盖,醉书逢石屏。
焚香住此地,应得入金庭。
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
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
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
未会通何处,应怜玉女家。
粉洞二十里,当中幽客行。
片时迷鹿迹,寸步隔人声。
以杖探虚翠,将襟惹薄明。
经时未过得,恐是入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