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山追述所见》
《出山追述所见》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古风

我家正对风烟住,饱看阴晴变朝暮。

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

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

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

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

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

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

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

弯环港转茭田上,莺簧激烈千松嶂。

竹舆飞入翠光中,宝阁朱扉恣舒望。

当年祖讷伏于菟,蹑屐旋薙荆榛居。

至今夜半吼寒月,守护净境严驱除。

呼灯谈话倏度夕,粥盂共赴云堂集。

日高振袂过邻峰,老衲相看但长揖。

(0)
注释
风烟:形容烟雾缭绕。
阴晴:天气变化,比喻世事无常。
清秋:秋季的清爽时光。
登临:登山游览。
驼桥:形状像骆驼背的桥。
岘山:地名,可能有特定的文化或历史意义。
道场:修行或学习的场所。
竹舆:竹制的小车。
祖讷:可能是一位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隐士。
夜半:半夜,深夜。
老衲:年长的僧人。
翻译
我家坐落在风烟缭绕之处,饱览着阴晴变化,从早到晚。
清秋不只是触动了诗人的灵感,我要将它带往溪山深处。
那溪山深处是湖州,水汽与云雾连绵不断。
在晒稻坡前我拄杖而行,停泊在罩鱼滩边的小舟。
进城前我要尽览所有风景,驼桥边系缆是因为夜晚留宿。
十年旧游如梦惊醒,堤边的老柳树依旧青翠。
清晨,我途径岘山前,举杯对天边的山巅。
蜿蜒的道路指引我去道场,沿着山路寻找幽静的禅修之地。
弯曲的港湾穿过茭白田,鸟鸣声在千松屏障中激荡。
竹制小车驶入翠绿之中,我尽情欣赏宝阁朱门的景色。
当年,祖讷隐居于此,踩着木屐清理荆棘丛生的居所。
深夜,寒月下他的吼声仍在,守护着这片清净之地。
夜晚,我们围炉夜话,共进粥饭,聚会在云堂。
太阳升高时,我挥袖过邻近山峰,老僧只以长揖相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开篇“我家正对风烟住,饱看阴晴变朝暮”表明诗人家宅面向风景宜人的地方,可以尽情观赏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的变化。

“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则透露出诗人对秋天美好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可以激发诗意,更因为它引导自己向着溪山深处前行,这里有着更为深远和宁静的自然景观。

“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指出溪山所在之地是湖州,那里的水与云相连,形成了一幅流动不息的美丽画卷。接下来的几句“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则是诗人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从晾晒稻谷到停泊小船,再到入城游览和在驼桥上系缆留宿,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融合。

“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那些曾经游历的地方,如今在梦中重现,而那些年久的柳树仍然郁郁葱葱,显得格外亲切。

“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则是诗人描述自己清晨踏上前往岘山的道路,那里的风景如同仙境一般。紧接着,“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表明诗人在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通过远行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弯环港转茭田上,莺簧激烈千松嶂。”这一段落描绘了水边的景色,弯曲的河流绕过田野,小船在激流中前行,周围是参差不齐的松林。

“竹舆飞入翠光中,宝阁朱扉恣舒望。”则是诗人乘坐竹筏进入绿意盎然的环境之中,在华丽的宫殿前享受悠闲的时光。

接下来的几句“当年祖讷伏于菟,蹑屐旋薙荆榛居。至今夜半吼寒月,守护净境严驱除。”似乎是诗人在回忆过去,提及先祖的足迹,如今自己在深夜中守卫着纯净的领地,不让任何污秽侵入。

最后,“呼灯谈话倏度夕,粥盂共赴云堂集。日高振袂过邻峰,老衲相看但长揖。”则是诗人与友人一起赏灯、交谈,分享简单的食物,与众僧侣共同前往云堂参与佛事活动。在白天,当阳光照耀时,诗人穿过邻近的小山,与年迈的僧侣相视,只有深深的一揖作为问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驾幸新园

警跸临山墅,仙云拂晓来。

池台增景色,旌盖仰昭回。

野鸟迎銮舞,闲花傍辇开。

歌惭鱼藻咏,赋乏上林才。

(0)

观鱼

羽卫随行幄,逶迤绿水隈。

棹分寒藻入,波涌锦鳞来。

网罟无空举,鳣鲂自暴腮。

烹鲜供御馔,竟日豫清徊。

(0)

次韵复宾于元日却寄诗

西园雅集溯当年,得半庄谈月上弦。

金石至交文字契,神仙高会主宾贤。

不期易世雷陈结,好把新情苕霅传。

科弟循良欣所愿,谁嫌閒散郑君虔。

(0)

八月二十二日偕汪苇丈、宾于、衡甫、子兰、西章、少帆诸学博游法华山

石斗山头弁山麓,年年香市誇吴俗。

春日融和车马喧,甘露杨枝人乞福。

传说齐女道绩贤,持诵法华二十年。

青山埋骨著灵秀,于清净龛涌青莲。

莲开不比昙花见,世界大千驻宫殿。

绣佛名场次第开,相登觉路驾彼岸。

故逞诡奇不坏身,巾帼须眉自有人。

金粉六朝销寂尽,剩有贞魂励俗尘。

尘世韶华日以远,腾语支离愈虚诞。

不信名山坚道心,空佞左道息残喘。

我游偏在秋末老,白蘋红蓼诗大好。

风鸣翠竹阴亭亭,目接洪涛惊浩浩。

摄衣悬崖瞰太湖,七十二峰相招呼。

洞庭半规隐林表,当有人家住菰蒲。

须臾雁落岸帻后,回望城烟大如斗。

涧流且莫分浊清,觞咏犹欣集良友。

友说班荆故旧欢,尽飞逸兴度烟鬟。

洞伏黄龙迷云雾,经听白鹊神往还。

为题姓氏苔扫石,转恐山灵耻缘饰。

载酒道场似客秋,南山之南北山北。

(0)

宿小村,怀叔白、子乔南中

独宿小村夜,乍无州郡哗。

依偎侍童小,离别故人赊。

雨歇尚愁路,月圆应到家。远人岂知此?

举酒向天涯。

(0)

岁暮,寄南山王蜀子、城北单子起

莫谓众所欲,当感始难祛。

莫谓世所就,当务始不如。

发蒙启灵慧,正赖圣贤书。

处纷或外轻,观寂知内虚。

严冬万物藏,寝迹委荒闾。

日短易昏夕,淩淩星宿疏。

风林及暮静,寒鸟时夜呼。

冲怀窅方深,耿念郁未抒。

良友不在兹,萧条岁聿除。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